广东缓丘坡地牧草果树间作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

被引:20
作者
段舜山
林秋奇
章家恩
刘宁宁
机构
[1] 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华南农业大学热带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广东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坡地; 童期果园; 间作模式; 水土保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4 [农业技术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试验于 1997年在广东省东莞市桥头农科园赤红壤坡地童期果园进行 ,试验设在果园间作花生 (A)、木薯 (B)、花生 +木薯 (C)、苏丹草 (D)、柱花草 (E)和果树间裸地 (CK) 6个处理 ,采用自制的径流收集器分别测定各处理三场降雨的径流深度、径流系数、水土流失量和侵蚀量。结果表明 ,CK的平均径流深度为 8.33mm/ 10mm ,降水流失率为 83.33% ,平均每 10mm降雨的土壤侵蚀量为 0 .2 93t/hm2 ,年土壤侵蚀模数为 52 .4 1t/hm2 ;5个间作处理的地表径流量比对照降低 32 .36 %~ 6 5.6 2 % ,平均土壤侵蚀量减少 4 7.81%~ 82 .51% ;果园间作柱花草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长江与珠江流域的水灾、水土流失及植被生态恢复工程 [J].
夏汉平 .
热带地理, 1999, (02) :29-34+64
[2]   东莞市主要植被类型与生态公益林建设 [J].
王登峰 ;
曹洪麟 .
广东林业科技, 1999, (02) :23-28
[3]   我国红壤资源农业利用研究进展 [J].
胡月明 ;
欧阳村香 ;
戴军 ;
吴顺辉 ;
温志平 .
土壤与环境, 1999, (01) :53-57
[5]   中国草业的广东模式——热带牧草在广东的推广利用 [J].
罗建民 .
中国草食动物, 1999, (01) :17-21
[6]   南亚热带荒坡地不同作物种植方式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J].
蔡昆争 ;
段舜山 ;
陈荣均 .
水土保持研究, 1998, (02) :104-107+172
[7]   红壤侵蚀区植被重建与可持续发展 [J].
牛德奎 ;
郭晓敏 .
水土保持研究, 1998, (02) :90-94
[8]  
从化“5·8”特大洪灾原因及整治对策[J]. 敖惠修,夏汉平.广州环境科学. 1998(01)
[9]  
从化“5·8”特大洪灾原因及整治对策[J]. 敖惠修,夏汉平.广州环境科学. 1998 (01)
[10]   中国新兴的热带草业 [J].
王书暖 .
草业科学, 1996, 13 (02) :1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