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盆地侏罗系包裹体与油气运聚期次的关系

被引:8
作者
陈文学
李永林
张辉
赵得力
机构
[1] 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北京,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河南南阳,北京,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河南南阳,河南南阳,河南南阳
关键词
有机流体包裹体; 油气藏; 运聚期次; 焉耆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焉耆盆地侏罗系砂岩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分布于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 ,其均一温度多为 10 1~ 110℃和 12 1~ 130℃ ,组分中的正构烷烃碳数呈双峰态 ,前主峰为 18或 2 0 ,后主峰为 2 6或 2 7。这些特征指示焉耆盆地在侏罗纪中晚期发生两次成藏作用 ,即晚侏罗世以八道湾组低成熟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为主的第一期成藏作用和侏罗纪末期以成熟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为主的第二期成藏作用。根据生烃史分析 ,该区还应存在第三纪末的油气聚集 ,但因成岩作用不活跃 ,包裹体丰度低而未检测到。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3+247 +2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泌阳凹陷流体包裹体在油气运移研究中的应用 [J].
谢晓军 ;
盛湘 .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1) :48-51
[2]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以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田第三系储层为例 [J].
高先志 ;
陈发景 .
地学前缘, 2000, (04) :548-554
[3]   流体包裹体在成岩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J].
高福红 ;
于均民 .
世界地质, 2000, (04) :320-323
[4]   塔里木盆地克拉2特大型气田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作用 [J].
张鼐 ;
郭宏莉 ;
高志勇 .
岩石学报, 2000, (04) :665-669
[5]   东营凹陷油气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分析 [J].
邱楠生 ;
金之钧 ;
胡文喧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95-97+103
[6]   流体包裹体研究的进展和方向 [J].
卢焕章 ;
郭迪江 .
地质论评, 2000, (04) :385-392
[7]   含油气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及应用 [J].
孙樯 ;
谢鸿森 ;
郭捷 ;
苏根利 ;
丁东业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2000, (01) :43-46
[8]   流体包裹体与盆地油气的生成和演化 [J].
谢奕汉 ;
范宏瑞 ;
王英兰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S1) :3-5
[9]   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藏注入史 [J].
张金亮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7-10+3
[10]   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方法及其在油气研究中的应用 [J].
柳少波 ;
顾家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3) :29-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