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桤木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66
作者
朱万泽
王金锡
薛建辉
鄢武先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省林业科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省林业科学院江苏南京,四川成都,江苏南京,四川成都
关键词
光合特性; 生理生态因子; 日变化; 季节变化; 四川桤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4 [桤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使用Li- 6 40 0光合测定系统 ,对四川桤木 (Alnuscrematogyme)苗期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影响因子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结果表明 :( 1 )四川桤木净光合速率 (Pn)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生长中期Pn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型 ,高峰值出现在 1日中的 9∶0 0和 1 5∶0 0 ,分别为 1 3.73μmol/m2 ·s和 1 6 .0 3μmol/m2 ·s ;生长初期和末期为单峰曲线型 .不同部位叶片的Pn大小为 :中部叶 >顶部叶 >基部叶 ,其光合速率的季节变化亦不相同 ,中部叶Pn 1年有两个峰值 ,第一峰值出现在 6月 ,为 1 9.3μmol/m2 ·s,第二峰值出现在 9月 ,为 1 8.95μmol/m2 ·s;顶部叶和基部叶Pn年变化为单峰曲线型 .( 2 )叶片光补偿点为 2 4 .36~ 52 .1 6 μmol/m2 ·s ,光饱和点 >1 0 0 0 μmol/m2 ·s,表观量子利用效率为 0 .0 2 95~ 0 .0 4 94 ,具有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效率 .( 3)叶片CO2 补偿点为 6 0 .86~ 84 .73μ·mol/mol,CO2 饱和点在80 0 μmol/mol左右 ,羧化效率为 0 .0 32 1 9~ 0 .0 4 776 ,表明四川桤木属C3 型植物 .( 4 )相关分析表明 :叶片Pn与Cond ,Ci,Trmmol,Tair,Tleaf,RH和PAR均有着显著相关关系 .对不同部位叶片Pn与其主要生理生态因子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桤木优良种源/家系的选择研究——生长的适应性和遗传稳定性分析 [J].
王军辉 ;
顾万春 ;
李斌 ;
郭文英 ;
夏良放 .
林业科学, 2000, (03) :59-66
[2]   植物光合作用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反应 [J].
林伟宏 .
生态学报, 1998, (05) :83-92
[3]   四川桤柏混交林生物量的研究 [J].
石培礼,钟章成,李旭光 .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06) :524-533
[4]   桤柏混交林能量代谢中能量吸收、固定、积累和损耗研究 [J].
向永国,王金锡 .
四川林业科技, 1995, (04) :1-12
[5]   江南桤木光合特性研究 [J].
徐世风,吴立勋 .
湖南林业科技, 1994, (04) :10-14
[6]   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生态、生理与生化 [J].
许大全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6) :5-10
[7]   土壤条件与桤木结瘤固氮的关系 [J].
刘国凡 ;
邓廷秀 .
土壤学报, 1985, (03) :251-257
[8]  
森林能量利用与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基础.[M].肖文发;徐德应著;.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9]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余叔文主编;.科学出版社.1992,
[10]  
树木的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M].龚 磊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