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威远气田硫化氢的成因及其证据

被引:55
作者
朱光有 [1 ]
张水昌 [1 ]
梁英波 [1 ]
李其荣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
关键词
硫化氢(H2S); 硫酸盐热化学反应(TSR); 硫同位素; 威远气田;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2.7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威远震旦系灯影组气藏是我国发现的储层最古老的大型整装含硫气田,H2S含量在0.8%~1.4%;近期在灯影组上部新发现的寒武系洗象池组气藏也普遍含H2S,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灯影组相似,但H2S的硫同位素却存在差异.气藏解剖发现震旦系和寒武系气藏虽不属于同一气藏,但是气源都是来自寒武系.天然气较高的干燥系数、烃类较重的碳同位素值、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值以及气藏的低充满度、地层水特征、储层性质与H2S的分布关系等证据表明,威远气田震旦系和寒武系气藏的H2S属于TSR成因.硫酸盐的硫同位素分析表明,H2S形成于各自的储层中,即烃类充注到气藏后分别与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洗象池组的石膏发生硫酸盐热化学反应(TSR)形成H2S.灯影组气藏H2S比该层硫酸盐的δ34S偏轻8‰左右,而洗象池组气藏H2S比该层硫酸盐的δ34S偏轻12‰左右,这与各储层TSR发生的温度差异有关,寒武系洗象池组储层温度始终比震旦系灯影组温度偏低40℃左右,温度在TSR过程中对硫同位素的分馏和H2S的生成量具有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780 / 27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四川东部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储层含自然硫不混溶包裹体及硫化氢成因研究 [J].
刘德汉 ;
肖贤明 ;
熊永强 ;
耿安松 ;
田辉 ;
彭平安 ;
申家贵 ;
王云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6) :520-532
[2]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热解动力学研究:气液态产物演化特征 [J].
耿新华 ;
耿安松 ;
熊永强 ;
刘金钟 ;
张海祖 ;
赵青芳 .
科学通报, 2006, (05) :582-588
[3]   川东北飞仙关组HS的分布与古环境的关系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65-69
[4]   影响天然气保存的TSR反应体系模拟实验研究 [J].
岳长涛 ;
李术元 ;
丁康乐 ;
钟宁宁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1) :48-53
[5]   中国高含硫化氢天然气的形成及其分布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李剑 ;
金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18-21
[6]   含硫化氢天然气的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研究 [J].
朱光有 ;
戴金星 ;
张水昌 ;
李剑 ;
史斗 ;
文志刚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4, (02) :166-170
[7]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碳酸盐岩中有机包裹体研究 [J].
唐俊红 ;
张同伟 ;
鲍征宇 ;
张铭杰 .
地质论评, 2004, (02) :210-214
[8]   威远气田成藏期及气源 [J].
戴金星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5) :473-480
[9]   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H2S成因研究 [J].
王一刚 ;
窦立荣 ;
文应初 ;
张静 ;
刘划一 .
地球化学, 2002, (06) :517-524
[10]   四川盆地寒武系—震旦系含气系统成藏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块 [J].
戴鸿鸣 ;
王顺玉 ;
王海清 ;
黄清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5) :1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