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与黄海的三维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10
作者
冯锐
周海南
姚政生
马桂明
李全林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地震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东海与黄海; 三维速度结构; 面波层析; 杭州湾-吐噶喇海峡; 转换断层; 华北地壳块体; 华南地壳块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面波层析技术分析了该区地壳上地幔的三维构造。地壳上层的速度分布具有以海域中心为轴,东西两侧对称的特点,总体呈NE向展布,同结晶基底的构造对应良好。东海与黄海的构造差异主要表现在下地壳与上地幔,分别与华北和华南的速度结构相同。从杭州湾到吐噶喇海峡(大约沿30°N纬线)存在一条近EW走向的上地幔高速带。东海与黄海在地貌与地质、地震活动、大地热流、品质因数和重磁异常等方面存在系统性的差异,这与早第四纪从杭州湾到吐噶喇海峡出现的左旋剪切破裂以及贝尼奥失带的右旋撕裂有关。作者推断:东海是新生代弧后扩张作用而形成的;大巴-大别山南麓-杭州湾-吐噶喇海峡是华北与华南地壳块体的分界线,琉球海沟的消减带是华南地壳块体的东界;东亚的现代构造运动,主要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上地幔的运动有关,而菲律宾板块的俯冲对中国大陆的作用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3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根据观测的应力方向利用有限单元方法反演板块边界作用力 [J].
许忠淮 ;
汪素云 ;
俞言祥 .
地震学报, 1992, (04) :446-455+525
[2]   琼西北地区的基底速度图象 [J].
冯锐 ;
薛广盈 ;
汤毅 ;
陈光英 ;
马桂明 .
地球物理学报, 1991, (04) :442-454+532
[3]   中国海大地构造演化 [J].
刘光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0, (01) :23-29
[4]   由大量的地震资料推断的我国大陆构造应力场 [J].
许忠淮 ;
汪素云 ;
黄雨蕊 ;
高阿甲 .
地球物理学报, 1989, (06) :636-647
[5]   中国大陆地区热流数据的分布及其初步分析 [J].
黄少鹏 .
地震地质, 1989, (03) :17-26
[6]   琉球岛弧地区的地震分布、Benioff带形态及应力状态 [J].
臧绍先 ;
宁杰远 ;
许立忠 .
地震学报, 1989, (02) :113-123
[7]   西藏—日本剖面的岩石圈构造 [J].
孙克忠 ;
冯锐 ;
姚政生 ;
周海南 .
地震学报, 1989, (02) :161-169
[8]   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地震的震源参数——用IDA记录测定浅震震源参数 [J].
王凌南 ;
赵志光 ;
王忠良 ;
D.Agnew .
地震学报, 1989, (02) :131-141
[9]   地震面波的熵谱分析 [J].
王丽敏 ;
李潜生 ;
冯锐 .
中国地震, 1989, (02) :37-45
[10]   中国中部的地壳及上地幔构造 [J].
周海南 ;
冯锐 ;
张伯明 .
西北地震学报, 1989, (01) :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