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星影象探讨西藏地震地质特征

被引:14
作者
郑剑东
郑炳华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断裂带; 班公湖; 断层带; 构造带; 错木昂拉红波; 地震; 西藏; 地质特征; 地震活动性; 雅鲁藏布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陆地卫星影象表明西藏地区存在一系列活动断裂带,晚第三纪以来的新生盆地和火山活动都十分强烈。从卫星照片中的线性构造及其组合特征分析,西藏高原具有三种不同的构造组合,雅鲁藏布江以南多为近东西向线性构造,为强烈挤压的形变特征,中部多为连续分布的透镜状构造,反映了地壳物质塑性流动的形变特征,羌塘高原则为共轭破裂的形变特征。这些特征客观地反映了西藏高原各块体之间的力学性质和介质条件的差异,也控制了西藏地区的地震活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4+88 +8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从卫星影象探讨我国地震地质特征 [J].
郑剑东 ;
郑炳华 .
地震, 1981, (05) :17-19
[2]   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活动与近期地壳运动 [J].
叶洪 ;
张文郁 ;
于之水 ;
夏勤 .
地震地质, 1981, (02) :9-21
[3]   青藏高原震源分布与板块运动 [J].
环文林 ;
汪素云 ;
时振梁 ;
鄢家全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3) :269-280
[4]   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的地球物理场特征与大陆板块构造 [J].
滕吉文 ;
王绍舟 ;
姚振兴 ;
徐振武 ;
朱志文 ;
杨秉平 ;
周文虎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3) :254-268
[5]   西藏的中源地震及其构造意义 [J].
鄢家全 ;
贾素娟 .
西北地震学报, 1980, (01) :36-41
[6]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形变特征 [J].
环文林 ;
时振梁 ;
鄢家全 ;
汪素云 ;
不详 .
地震学报 , 1979, (02) :109-120+214
[7]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区域特征 [J].
鄢家全 ;
时振梁 ;
汪素云 ;
环文林 .
地震学报, 1979, (01) :9-24
[8]   西藏南部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与喜马拉雅运动的分期 [J].
陈祥高 .
地质科学 , 1979, (01) :13-21
[9]   喜马拉雅弧形山系及其邻近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分析 [J].
叶洪 ;
梁以山 ;
沈丽琪 ;
向宏发 .
地质科学 , 1975, (01) :32-48+97
[10]   我国强震活动和板块构造 [J].
时振梁 ;
环文林 ;
武宦英 ;
曹新玲 .
地质科学, 1973, (04) :28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