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

被引:78
作者
张广海
李雪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指标体系; 划分标准; 区域协调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根据山东省区域发展情况,参照"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基本思路,尝试建立由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构成的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17个地市为基本空间单元,运用状态空间法划定山东省主体功能区。结果表明:除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散布在各地市外,重点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限制开发区集中在西部地区。该研究以期为山东省制定差别化区域政策、统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并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提供理论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方法探讨 [J].
刘传明 ;
李伯华 ;
曾菊新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03) :64-68
[2]   我国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问题研究进展 [J].
李广斌 ;
王勇 ;
谷人旭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06) :48-53
[3]   新一轮区域规划若干问题探讨 [J].
刘传明 ;
曾菊新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04) :56-60
[4]   确立主体功能区划分依据的基本思路——兼论划分指数的设计方案 [J].
李军杰 .
中国经贸导刊, 2006, (11) :45-46
[5]   “十一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调整方向 [J].
魏后凯 .
学习与探索, 2006, (01) :15-23+276
[6]   状态空间衡量区域承载状况初探——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J].
余丹林 ;
毛汉英 ;
高群 .
地理研究, 2003, (02)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