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

被引:205
作者
徐勇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户; 社会化; 张力; 社会化服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中国将长期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体制。在传统理论看来,家庭经营属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生产效率低下,因此要以规模化的集体生产所取代。那么,在家庭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的条件下,能否提升农户的能力,使之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便成为学界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基于家庭经营体制长期不变的条件,提出“重识农户”,即将农户放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加以考察,认为,尽管当今的农户经营规模小,但他们已越来越深地进入或者被卷入到一个开放的、流动的、分工的社会化体系中来,与传统的封闭的小农经济形态渐行渐远,进入到社会化小农的阶段。“小农”的“社会化”,大大提升了农户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但同时也蕴含着三大内在矛盾,使农民进入到一个更不确定和风险性更大的社会。由此需要根据社会化小农的基本状况建构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并提供相应的国家保护和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 / 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鲜祖德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  
美国与中国.[M].[美]费正清 著;张理京 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3]  
包产到户沉浮录.[M].徐勇著;.珠海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