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活动期次、特征及构造背景

被引:291
作者
张拴宏 [1 ]
赵越 [1 ]
刘建民 [1 ]
胡健民 [1 ]
宋彪 [2 ]
刘健 [1 ]
吴海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关键词
岩浆活动期次; 晚古生代—早中生代; 华北地块; 大陆边缘; 锆石U-Pb定年; 兴蒙造山带(中亚造山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通过对华北陆块北缘近年来获得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锆石U-Pb及部分39Ar-40Ar测年结果的分析,认为该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至少经历了泥盆纪、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及二叠纪末—三叠纪等3期明显的岩浆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时限在400~360Ma左右,岩性主要为碱性岩(正长岩及二长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二长闪长岩、碱性花岗岩及流纹岩,出露面积较少。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时限在330~265Ma左右,岩性主要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其次为辉长岩及英云闪长岩。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250~200Ma),岩性主要为钾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碱性杂岩,其次为基性-超基性岩及少量中酸性火山岩。华北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岩浆岩呈近东西走向的带状分布,其中泥盆纪及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隆起上,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岩分布范围更大,其南界可以到达燕山构造带最南端的蓟县盘山及太行山北段的河北涿鹿矾山地区。这些广泛分布的多期次岩浆活动表明华北地块北缘在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期间经历了复杂的岩浆及构造作用过程。泥盆纪岩浆活动可能与白乃庙岛弧岩带与华北克拉通弧-陆碰撞后的伸展作用有关。早石炭世晚期—中二叠世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古亚洲洋向华北地块的俯冲作用有关。而二叠纪末—三叠纪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华北地块与西伯利亚南缘蒙古增生褶皱带拼合后的伸展及岩石圈拆沉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824 / 842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91 条
[1]   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大庙岩体时代及成因 [J].
章永梅 ;
张华锋 ;
刘文灿 ;
周志广 .
岩石学报, 2009, 25 (12) :3165-3181
[2]   内蒙古白云鄂博地区晚古生代闪长质-花岗质岩石年代学框架及其地质意义 [J].
范宏瑞 ;
胡芳芳 ;
杨奎锋 ;
王凯怡 ;
刘勇胜 .
岩石学报, 2009, 25 (11) :2933-2938
[3]   华北陆块北缘崇礼-赤城地区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锆石年龄和Sr-Nd-Hf同位素组成 [J].
王芳 ;
陈福坤 ;
侯振辉 ;
彭澎 ;
翟明国 .
岩石学报, 2009, 25 (11) :3057-3074
[4]   Delamin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J].
Gao Shan ;
Zhang JunFeng ;
Xu WenLiang ;
Liu YongSheng .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9, 54 (19) :3367-3378
[5]   北亚造山区南部及其毗邻地区地壳构造分区与构造演化 [J].
李锦轶 ;
张进 ;
杨天南 ;
李亚萍 ;
孙桂华 ;
朱志新 ;
王励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 39 (04) :584-605
[6]   拆沉作用与华北克拉通破坏 [J].
高山 ;
章军锋 ;
许文良 ;
刘勇胜 .
科学通报, 2009, 54 (14) :1962-1973
[7]   内蒙中部四子王旗地区基性侵入岩锆石定年及其意义 [J].
周志广 ;
张华锋 ;
刘还林 ;
柳长峰 ;
刘文灿 .
岩石学报, 2009, 25 (06) :1519-1528
[8]   华北克拉通北缘晚古生代活化:山西宁武-静乐盆地上石炭统太原组碎屑锆石U-Pb测年及Hf同位素证据 [J].
李洪颜 ;
徐义刚 ;
黄小龙 ;
何斌 ;
罗震宇 ;
燕滨 .
科学通报 , 2009, (05) :632-640
[9]   华北板块北缘乌梁斯太A型花岗岩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构造意义 [J].
罗红玲 ;
吴泰然 ;
赵磊 .
岩石学报, 2009, 25 (03) :515-526
[10]   河北矾山钾质碱性超镁铁岩-正长岩杂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 [J].
任荣 ;
牟保磊 ;
韩宝福 ;
张磊 ;
陈家富 ;
徐钊 ;
宋彪 .
岩石学报, 2009, 25 (03) :58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