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Pb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被引:21
作者
赵志丹 [1 ]
莫宣学 [1 ]
董国臣 [1 ]
周肃 [1 ]
朱弟成 [2 ]
廖忠礼 [2 ]
孙晨光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Pb同位素; 地球化学; 花岗岩; 火山岩; 青藏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根据青藏高原不同构造单元基底片麻岩、花岗岩类和火山岩等不同类型岩石的486套Pb同位素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岩石圈存在3种主要类型,即亏损Pb同位素的特提斯洋地幔域端元、富集Pb同位素的喜马拉雅成熟大陆地壳端元和青藏高原北部的过渡型Pb同位素的地幔端元。这3类地球化学端元与前人通过Sr-Nd同位素研究获得的3类端元一致。拉萨地块内部不同类型岩石的Pb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出两类岩浆作用,一类是特提斯洋岩石圈俯冲消减再循环和亏损地幔物质注入导致的亲特提斯洋型岩浆作用,另一类是与类似于喜马拉雅大陆地壳物质加入导致的富集地幔源区有关的超钾质岩浆作用。岩浆作用的Pb同位素地球化学记录了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作用和随后发生的印度大陆向北拼合、碰撞和俯冲过程,也记录了大规模的壳幔相互作用对高原岩石圈演化与隆升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265 / 27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碰撞后超钾质岩石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J].
赵志丹 ;
莫宣学 ;
Sebastien NOMADE ;
Paul R RENNE ;
周肃 ;
董国臣 ;
王亮亮 ;
朱弟成 ;
廖忠礼 .
岩石学报, 2006, (04) :787-794
[2]   青藏高原拉萨地块碰撞-后碰撞岩浆作用的三种类型及其对大陆俯冲和成矿作用的启示:Sr-Nd同位素证据 [J].
莫宣学 ;
赵志丹 ;
Don J DEPAOLO ;
周肃 ;
董国臣 .
岩石学报, 2006, (04) :795-803
[3]   冈底斯基性次火山岩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碰撞后火山作用亏损地幔源区的约束 [J].
高永丰 ;
侯增谦 ;
魏瑞华 ;
孟祥金 ;
胡华斌 .
岩石学报, 2006, (03) :547-557
[4]   冈底斯造山带的时空结构及演化 [J].
潘桂棠 ;
莫宣学 ;
侯增谦 ;
朱弟成 ;
王立全 ;
李光明 ;
赵志丹 ;
耿全如 ;
廖忠礼 .
岩石学报, 2006, (03) :521-533
[5]   北祁连玉石沟蛇绿岩印度洋MORB型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侯青叶 ;
赵志丹 ;
张宏飞 ;
张本仁 ;
陈岳龙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8) :710-719
[6]   印度—亚洲俯冲带结构——岩浆作用证据 [J].
赵志丹 ;
莫宣学 ;
罗照华 ;
周肃 ;
董国臣 ;
王亮亮 ;
张凤琴 .
地学前缘, 2003, (03) :149-157
[7]   印度—亚洲大陆主碰撞过程的火山作用响应 [J].
莫宣学 ;
赵志丹 ;
邓晋福 ;
董国臣 ;
周肃 ;
郭铁鹰 ;
张双全 ;
王亮亮 .
地学前缘, 2003, (03) :135-148
[8]   三江中段两古陆铅同位素地球化学边界的厘定 [J].
魏启荣 ;
沈上越 ;
莫宣学 ;
路凤香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3, (02) :143-149
[9]   S、Pb同位素对冈底斯斑岩铜矿带成矿物质来源和造山带物质循环的指示 [J].
曲晓明 ;
侯增谦 ;
李佑国 .
地质通报, 2002, (11) :768-776
[10]   大别造山带北缘古生代构造-地层岩片的构造归属——岩石铅同位素组成提供的信息 [J].
徐启东 ;
欧阳建平 ;
张本仁 ;
匡少平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05)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