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南缘凝结水观测实验分析

被引:14
作者
张晓影 [1 ]
李小雁 [1 ]
王卫 [2 ]
马育军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土地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凝结水观测; 改良沙地; 不同沙地表层; 毛乌素沙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3 [凝结];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称重法对2007年8月期间毛乌素沙地南缘不同地表类型(改良沙地、生物结皮、物理结皮和流沙)、沙丘不同部位的凝结水形成动态过程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改良沙地凝结水量达0.206 mm/d,显著大于生物结皮、物理结皮和流沙,生物结皮凝结水量为0.100 mm/d,显著高于流沙,而其他两者之间凝结水量无显著性差异;沙丘不同部位凝结水量差异显著,丘间地凝结水量最大,沙丘坡面次之,沙丘顶部最少,日凝结水量分别为0.0873 mm/d、0.0768 mm/d和0.0674 mm/d;从凝结水形成过程看出凝结水一般在每天17:00产生,次日7:00结束,在夜晚21:00和凌晨3:00左右出现2个凝结水较大值;凝结水的形成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凝结水量与地表温度、大气和地表温度差以及净辐射具有显著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稀疏植被地表反照率及土壤热传导率特征研究 [J].
王胜 ;
张强 ;
张鸿 .
中国沙漠, 2008, (01) :119-124
[2]   生物结皮对荒漠地区土壤及植物的影响研究述评 [J].
刘利霞 ;
张宇清 ;
吴斌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06) :106-112
[4]   毛乌素沙地南缘沙丘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 [J].
王志 ;
王蕾 ;
刘连友 ;
哈斯 ;
彭如燕 ;
刘天科 ;
郑秋红 ;
庄艳美 .
干旱区研究, 2007, (01) :61-65
[5]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凝结水研究综述 [J].
郭占荣 ;
刘建辉 .
干旱区研究, 2005, (04) :160-164
[6]   荒漠绿洲边缘凝结水量及其影响因子 [J].
方静 ;
丁永建 .
冰川冻土, 2005, (05) :755-760
[7]   陕北沙漠滩区降水入渗与凝结水补给机理试验研究 [J].
张建山 ;
仵彦卿 ;
李哲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5) :126-128
[8]   三江平原露水资源研究 [J].
阎百兴 ;
邓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6) :732-737
[9]   天山北麓平原区凝结水的观测试验分析 [J].
周金龙 ;
艾克日木·阿不都拉 ;
董新光 .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49-53
[10]   沙漠滩区凝结水补给机理研究 [J].
张建山 .
地下水, 1995, (02) :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