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的角色原型、利益选择和行为差异——一项基于政策过程研究的地方政府理论

被引:169
作者
赵静
陈玲
薛澜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利益博弈; 国有产权; 政策执行; 煤改;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3.02.008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通过研究地方政府在国有产权分配中的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分析了政府行为背后的利益取向和博弈行为,指出地方政府具有代理人和自利者的双重角色原型,进而区分了计划型,竞争型、监管型和保护型4种类型的地方政府。地方国有比例的高低,对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和利益选择有显著影响,并决定了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的路径、方式和结果。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体系,迫切需要政府调整其角色定位和行为激励,改变国有产权分级所有的体制,让地方政府不再直接拥有国有企业。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10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 [J].
周雪光 ;
练宏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5) :69-93+243
[2]   社会平等、中性政府与中国经济增长 [J].
贺大兴 ;
姚洋 .
经济研究, 2011, 46 (01) :4-17
[3]   择优还是折衷?——转型期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解释框架和共识决策模型 [J].
陈玲 ;
赵静 ;
薛澜 .
管理世界, 2010, (08) :59-72+187
[4]   制度惯性与政策扭曲:实践科学发展观面临的制度转轨挑战 [J].
薛澜 ;
陈玲 .
中国行政管理, 2010, (08) :7-9
[5]   晋煤“国进民退”争议调查 [J].
王存理 ;
王炤坤 ;
陈忠华 .
瞭望, 2009, (43) :8-9
[6]   中性政府:对转型期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解释 [J].
姚洋 .
经济评论, 2009, (03) :5-13
[7]   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 [J].
周雪光 .
社会学研究, 2008, (06) :1-21+243
[8]   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7, (07) :36-50
[9]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 [J].
丁煌 ;
定明捷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6) :804-809
[10]   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 [J].
周业安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01) :9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