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晚新生代准1.2Ma周期构造气候旋回

被引:16
作者
吴锡浩
王苏民
安芷生
蒋复初
肖华国
孙东怀
薛滨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研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构造气候旋回;准1.2Ma周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P53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构造气候旋回的理论要点是构造作用驱动气候变化,因而不同于Milankovitch冰期气候旋回,但两者又都是受地球轨道要素控制的。本文主要根据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晚新生代地质记录,以磁性地层为时间标尺,以黄道倾斜(ε)最大变幅位置为模式年龄,划分最近8Ma的准1.2Ma周期构造气候旋回的主旋回层,即MTC7、MTC6、MTC5、MTC4、MTC3、MTC2、MTC1、MTC0,它们的界线年龄分别为7.3、6.1、4.9、3.7、2.5、1.3和0.2MaBP。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和黄土高原风尘沉积各自显示的准1.2Ma周期的演变特征,表明它们之间具有构造驱动气候的因果关系。文中还探讨了最近7.3MaBP的古环境变迁,获得了有关晚新生代东亚季风形成演变和环境分异是在轨道气候旋回背景下受构造气候旋回控制的新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Tectonic forcing of late Cenozoic climate. Raymo M E,Ruddiman W F. Nature . 1992
[2]  
Late Cenozoic uplift in southern Asia and the American West : Rationale for circulation modeling experiments. Ruddiman W F,Prell W L,Raymo M E.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 1989
[3]  
The Late Cenozoic stratigraphy, paly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in the Yushe Basin, North China. Shi Ning. Striae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