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11
作者
成金华
彭昕杰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矿产资源; 空间布局; 产业结构; 共抓大保护;
D O I
10.19511/j.cnki.jee.2019.02.009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TD8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1402 ; 081901 ;
摘要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肩负着保障资源供给的重任。优化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对于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推动长江经济带矿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厘清矿产资源开发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识别不合理的产业和空间布局导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调整流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空间布局,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空间治理体系;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加强对红线区内包括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活动的管控,严格实施生态保护区内矿业退出。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经济带化工产业布局分析及优化建议 [J].
陈庆俊 ;
吴晓峰 .
化学工业, 2018, 36 (03) :5-9
[2]   长江经济带总磷污染状况与对策建议 [J].
续衍雪 ;
吴熙 ;
路瑞 ;
杨文杰 ;
赵越 .
中国环境管理 , 2018, (01) :70-74
[3]   长江经济带开发构想与发展态势 [J].
段学军 ;
虞孝感 ;
邹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10) :1621-1629
[4]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 [J].
陈军 ;
成金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3) :111-119
[5]   矿业活动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风险的评判方法——以小秦岭金矿区为例 [J].
徐友宁 ;
张江华 ;
柯海玲 ;
陈华清 ;
刘瑞平 ;
乔冈 ;
史宇飞 .
地质通报, 2014, 33 (08) :1097-1105
[6]   中国矿业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J].
周德群 ;
汤建影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3) :43-51
[7]   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 [J].
陆大道 .
地理研究, 2003, (03) :261-271
[8]   产业集聚形成的两种主要模式 [J].
徐康宁 .
领导决策信息, 2003, (17) :13-13
[9]  
关于完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N]. 成金华,方传棣.中国矿业报. 2018 (002)
[10]  
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