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早白垩世火山岩组合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34
作者
谢昕
徐夕生
邢光福
邹海波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3]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科学系 南京
[4] 南京
[5] 洛杉矶
关键词
中性火山岩; 岩浆混合; 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 双峰式火山岩组合; 浙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P59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浙东早白垩世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和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的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研究表明,中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受到伴生的基性和酸性火山岩的影响。它们的微量元素协变关系证实:中性火山岩是由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混合形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具有与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相类似的主量元素特征,但两者的微量元素特征相差较大。根据东南沿海在早白垩世时期的构造背景是由挤压向伸展拉张转变,以及各种元素具有不同的扩散速度,提出了浙东早白垩世火山岩组合的形成模式:若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仅进行了部分微量元素的交换,没有来得及发生主量元素的交换,就在伸展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喷出地表,则形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若基性岩浆与酸性岩浆在地壳深处共存的时间较长,发生一定程度的主量元素交换,则形成偏基性和偏酸性的中性岩浆,若进一步发生化学成分的交换,则可形成典型的安山质岩浆,喷出地表就形成含中性岩的火山岩组合。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9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构造作用 [J].
舒良树 ;
周新民 .
地质论评, 2002, (03) :249-260
[2]   中国东南部白垩系综合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 [J].
李耀西 ;
汪迎平 ;
丁保良 .
地质学报, 2001, (04) :451-458
[3]   东南沿海中生代安山岩的地质意义 [J].
邢光福 ;
汪庆华 ;
陶奎元 .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1, (03) :157-162
[4]   试论浙江建德群和磨石山群时代 [J].
汪庆华 .
火山地质与矿产, 2001, (03) :163-169
[5]   浙江拔茅破火山岩浆作用:开放体系多机制复合演化 [J].
薛怀民 ;
陶奎元 ;
杨祝良 ;
谢家莹 ;
谢方贵 .
岩石学报, 2001, (03) :403-412
[6]   浙江雁荡山地区晚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地层归属讨论 [J].
王孔忠 ;
朱朝晖 ;
俞云文 .
浙江地质, 2001, (01) :6-18
[7]  
Late Mesozoic interaction between crust and mantle in coastal area of Zhejiang-Fujian[J]. 周金城,陈荣.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0(09)
[8]   浙闽沿海晚中生代壳幔作用研究 [J].
周金城 ;
陈荣 .
自然科学进展, 2000, (06) :93-96
[9]   不同构造环境中双峰式火山岩的主要特征 [J].
王焰 ;
钱青 ;
刘良 ;
张旗 .
岩石学报, 2000, (02) :169-173
[10]   浙江中生代火山岩时代厘定和问题讨论——兼评Lapierre等关于浙江中生代火山活动时代的论述 [J].
陶奎元 ;
邢光福 ;
杨祝良 ;
毛建仁 ;
赵宇 ;
许乃政 .
地质论评, 2000, (01) :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