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最小完整性震级时空分布的确定──以龙门山断裂带为例

被引:36
作者
龙锋 [1 ,2 ]
闻学泽 [2 ,3 ]
倪四道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2] 四川省地震局
[3]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关键词
最小完整性震级MC; 拟合效果测试法; b值; 龙门山断裂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 [地震观测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中首先介绍了估计MC的拟合效果测试法,然后采用该方法确定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最小完整性震级的时空分布,最后总结和讨论了该方法的优点以及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拟合效果测试法基于G-R关系的幂率分布假设,通过由小到大不断调整起算震级和对观测数据进行拟合,将能最好拟合观测数据的G-R关系的起算震级作为最小完整性震级MC。该方法还通过定义一个拟合评价函数来衡量对观测资料的拟合优度。应用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的最小完整性震级MC从1970年以来呈现减小的趋势,反映监测能力的逐步提高;由拟合效果测试法估计MC值的空间分布,总体上与区域台网理论监测能力的分布相当,但可获得更多的分布细节。另外,由于拟合效果测试法是一种基于地震活动性的算法,在应用局部地区较短时段的地震资料时,可能会过低或过高估计最小完整性震级MC。在计算出MC的基础上,对研究区进行了b值的时间扫描,结果反映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3~8年,龙门山断裂带及其邻近地区背景小震活动的b值似乎略有升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B值影响因素研究(英文) [J].
安卫平 ;
秦长源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7, (03) :85-90
[2]   中国大陆东部中-弱活动断层潜在地震最大震级评估的震级-频度关系模型 [J].
闻学泽 ;
徐锡伟 ;
龙锋 ;
夏彩芳 .
地震地质, 2007, (02) :236-253
[3]   地震活动参数b值与地震分维关系的再探讨 [J].
吴小平 ;
许宇栋 ;
黄雍 .
地震研究, 1998, (01) :88-93
[4]   用b值横截距预报强余震震级的方法探讨 [J].
张智 ;
吴开统 ;
焦远碧 ;
张天润 .
中国地震, 1989, (04) :61-71
[5]  
基于GIS的地震分析预报系统.[M].陆远忠等编著;.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
[6]  
日本的地震预报.[M].[日]茂木清夫 著;庄灿涛;邢颖;周胜奎 译.地震出版社.1986,
[7]  
Temporal variation of seismic b-values beneath northeastern Japan island arc..A. M. Cao;S. S. Gao;.Geophys. Res. Lett.2002,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