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负荷准线的大规模需求响应

被引:35
作者
范帅 [1 ]
郏琨琪 [1 ]
王芬 [1 ]
王治华 [2 ]
杨林 [1 ]
何光宇 [1 ]
机构
[1]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2]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需求响应; 自趋优; 负荷准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的渗透,发电侧调节能力大幅减弱,仅依靠常规可控电源的调控方式将产生大量弃风弃光。为此,提出以"可调"满足"不可调"的电力平衡方式,协调大规模的需求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DR)。首先,分析了当前各类DR机制在大规模DR中存在的局限性,特别是基线负荷面临的诸多问题;接着,提出了负荷准线的概念、模型、响应效果评价指标以及基于准线的DR实施方案;将可以有效平抑系统内不可控波动的理想负荷曲线形状定义为负荷准线,各用户在激励作用下,根据自身偏好自主地调整自身用电方式使其负荷形状趋近准线,从而实现可调资源与不可调资源的实时平衡。相比现有的DR机制,负荷准线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推广,从根本上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极大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基于构建的测试系统,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机制可有效降低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弃风弃光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分散式电采暖负荷协同优化运行策略 [J].
范帅 ;
郏琨琪 ;
郭炳庆 ;
蒋利民 ;
王治华 ;
何光宇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7, 41 (19) :20-29
[2]   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分析及解决措施研究 [J].
舒印彪 ;
张智刚 ;
郭剑波 ;
张正陵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01) :1-9
[3]   应对风电消纳中基于安全约束的价格型需求响应优化调度建模 [J].
曾丹 ;
姚建国 ;
杨胜春 ;
王珂 ;
周竞 ;
李亚平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31) :5571-5578
[4]   需求响应项目中用户基线负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J].
牛文娟 ;
王磊 ;
李扬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4 (03) :556-560
[5]   基于DLC的空调负荷双层优化调度和控制策略 [J].
高赐威 ;
李倩玉 ;
李扬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10) :1546-1555
[6]   多指标自趋优的智能电网 [J].
何光宇 ;
孙英云 ;
梅生伟 ;
卢强 ;
李实恭 ;
孙福杰 ;
于红光 ;
尹文君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17) :1-5
[7]  
Decomposing driving factors for wind curtailment under economic new normal in China[J] . Changgui Dong,Ye Qi,Wenjuan Dong,Xi Lu,Tianle Liu,Shuai Qian.Applied Energy . 2018
[8]  
Distributed energy management for interconnected operation of combined heat and power-based microgrids with demand response[J] . Nian LIU,Jie WANG,Lingfeng WANG.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 2017 (3)
[9]   Money for Nothing? Why FERC Order 745 Should have Died [J].
Chen, Xu ;
Kleit, Andrew N. .
ENERGY JOURNAL, 2016, 37 (02) :201-221
[10]  
A new thermostat for real-time price demand response: Cost, comfort and energy impacts of discrete-time control without deadband[J] . David P. Chassin,Jakob Stoustrup,Panajotis Agathoklis,Nedjib Djilali.Applied Energy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