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燕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生成动力学机制与陆内造山作用

被引:13
作者
刘凤山
石准立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陆内造山作用,花岗岩,中生代,太行山-燕山地区,岩浆起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P588.1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本文探讨了太行山-燕山地区中生代花岗岩生成动力学机制及其与陆内造山作用的成生关系。从总结花岗岩浆活动一般规律入手,论述了岩浆源区源岩性质、物理化学条件、深部过程等对花岗岩浆生成的制约,提出并论证了一个新的比较合理的板内岩浆活动成因模型。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个重要的新结论:本区中生代花岗岩的形成是克拉通活化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2+14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燕山地区印支期构造相研究 [J].
陈正乐 ;
杨农 ;
陈宣华 .
地球学报, 1997, (01) :12-18
[2]   河北涞源─八达岭岩基段单元-超单元特征及其成因 [J].
刘凤山,石准立 .
现代地质, 1995, (04) :409-418
[3]   从闪长质岩石包体角度探讨太行山──燕山造山带壳幔成矿作用 [J].
刘凤山,石准立 .
矿床地质, 1995, (03) :206-215
[4]   燕山地区中生代造山运动及构造演化 [J].
赵越 .
地质论评, 1990, (01) :1-13
[5]   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 [J].
葛肖虹 .
地质论评, 1989, (03) :254-261
[6]   从构造特征论北京西山的印支运动 [J].
宋鸿林 ;
葛梦春 .
地质论评, 1984, (01) :77-80
[7]   试论中国滨太平洋带的印支运动 [J].
崔盛芹 ;
李锦蓉 .
地质学报, 1983, (01) :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