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田岭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制约

被引:41
作者
邓希光
李献华
刘义茂
黄革非
侯茂松
机构
[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湘南地质勘察院,湘南地质勘察院广东广州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湖南郴州,湖南郴州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地壳重熔; 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 骑田岭岩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骑田岭花岗岩体位于湖南省南部 ,在其东北部接触带有骑田岭大型夕卡岩型锡矿 ,南部接触带有新探明的芙蓉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本文采用ICPAES和ICPMS分析了骑田岭花岗岩全岩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其主量元素特征表明 ,骑田岭花岗岩具有富硅富碱富铝、贫镁铁的特点 ,经历了较大程度的结晶分异。稀土元素总量较高 ,轻稀土元素富集 ,重稀土元素亏损。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特别是富集Rb、Th ,推测源岩可能来源于陆壳物质。与相邻的千里山花岗岩比较 ,虽然没有显著的四分组效应 ,但它们的地球化学性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另对岩体的成因、形成时代和成矿作用进行了讨论 ,认为骑田岭花岗岩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是侏罗纪岩石圈在伸展环境下引起地幔物质上涌使地壳物质发生重熔 ,同时在热液作用参与下金属元素重新富集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湖南骑田岭岩体东缘菜岭岩体的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意义 [J].
付建明 ;
马昌前 ;
谢才富 ;
张业明 ;
彭松柏 .
中国地质, 2004, (01) :96-100
[2]   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岩石圈多阶段伸展 [J].
毛景文 ;
谢桂青 ;
李晓峰 ;
张长青 ;
梅燕雄 .
地学前缘, 2004, (01) :45-55
[3]   湘南骑田岭岩体菜岭超单元花岗岩侵位年龄和物质来源研究 [J].
朱金初 ;
黄革非 ;
张佩华 ;
李福春 ;
饶冰 .
地质论评, 2003, (03) :245-252
[4]  
骑田岭花岗岩40Ar/39Ar同位素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 刘义茂,许继峰,戴橦模,李献华,邓希光,王强.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S1)
[5]   硅酸盐岩石化学组成的ICP-AES和ICP-MS准确测定:酸溶与碱熔分解样品方法的对比 [J].
李献华 ;
刘颖 ;
涂湘林 ;
胡光黔 ;
曾文 .
地球化学, 2002, (03) :289-294
[6]   湖南骑田岭地区锡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 [J].
魏绍六 ;
曾钦旺 ;
许以明 ;
蓝晓明 ;
康卫清 ;
廖兴钰 .
中国地质, 2002, (01) :67-75
[7]   湘南地区锡矿地质工作现状及其找矿思考 [J].
罗小亚 ;
蒋希伟 ;
魏绍六 ;
廖兴钰 .
湖南地质, 2001, (04) :303-308
[8]   骑田岭岩体的基本特征及其与锡多金属成矿作用关系 [J].
郑基俭 ;
贾宝华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1, (04) :50-57
[9]   湖南骑田岭芙蓉矿田锡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初步分析 [J].
黄革非 ;
曾钦旺 ;
魏绍六 ;
许以明 ;
侯茂松 ;
康卫清 .
中国地质, 2001, (10) :30-34
[10]  
柿竹园超大型钨多金属矿床形成的壳幔相互作用背景[J]. 赵振华,包志伟,张伯友,熊小林.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