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白垩纪叶肢介及红层的初步研究

被引:5
作者
张韦
陈丕基
机构
[1] 地质部第普查勘探大队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叶肢介化石; 白坚; 轮藻; 红层; 地层; 介形类; 介形亚纲; 砂砾岩; 粉砂岩; 碎屑岩; 广东;
D O I
10.19800/j.cnki.aps.1983.03.010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广东省出露或经工程揭露的白垩纪红层,是主要含铜砂岩及石膏矿发育的地层组段.自六十年代以来,不少地质工作者先后在灯塔、兴宁、三水等盆地做过地层及古生物研究,发现了一定数量的动植物化石。其中,吴其切、周国强、陈挺光等人1962—1964年间首先在高鹤那水和罗定三家店附近发现了叶肢介化石。后来,广东735地质队对那水铜田含叶肢介的“百足山群”及邻近有关地层又做了进一步的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331 / 337+389 +3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珠江三角洲百足山群时代的新认识 [J].
张韦 .
地层学杂志, 1981, (01) :68-69
[2]   中国东部白垩纪8种新的松柏类化石及其分类位置和演化关系 [J].
周志炎 ;
曹正尧 .
古生物学报, 1977, (02) :17-36+155-159
[3]   非洲叶肢介科在浙江的发现及其意义 [J].
陈丕基 ;
沈炎彬 .
古生物学报, 1977, (01) :83-96+167-169
[4]  
浙皖中生代火山沉积岩地层的划分及对比[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著, 1980
[5]  
中国的叶肢介化石[M]. 科学出版社 , 张文堂等 编著, 1976
[6]  
云南中新生代叶肢介化石 .2 陈丕基. 科学出版社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