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中的国家认知塑造与战略博弈——数字时代的“有组织政治战”

被引:3
|
作者
段惠子 [1 ]
沈逸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
[2]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俄乌冲突; 有组织政治战; 认知塑造;
D O I
10.19480/j.cnki.cmgc.2022.06.00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D81 [国际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050302 ;
摘要
“有组织政治战”是冷战“遏制战略之父”乔治·凯南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概念。2022年2月开始的俄乌冲突,可以看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数字时代的有组织政治战。信息技术革命对国家实力和战略行为的深刻影响,在俄乌冲突中得到了全面体现。非对称的力量结构,作为广义背景存在的复合相互依存,聚焦“言语-行动”的全球舆论场域,是观察和理解这一数字化的有组织政治战的三个主要维度。整体上看,信息技术革命的发生和深度发展,促使俄乌冲突呈现出诸多全新特点。现实与数字两个交战场域交相呼应,但现实场域继续发挥决定性作用;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非国家之间,非国家与非国家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互动博弈;传统意义上的实力政治如今必须将“观念”和“认知”要素纳入其中,但整体意义上的国家能力建设成为决定有组织政治战最终结果的核心要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