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繁殖期的活动区和栖息地利用

被引:30
|
作者
刘冬平
丁长青
楚国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 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北京100091
[3] 北京100080
[4] 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朱鹮; 活动区; 栖息地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 0 0~ 2 0 0 2年 ,我们应用标记识别法和地理信息系统对朱繁殖期的活动性、活动区和栖息地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朱在越冬期、繁殖期和繁殖后期的觅食距离存在差异 ,分别为 2 82 1± 1 4 88km、0 5 6 3± 0 6 81km和 1 70 6± 0 834km ,但同一时期中不同个体间的觅食距离无显著差异。不同年份中 ,朱在越冬期和繁殖期的觅食距离无显著差异 ;在繁殖后期 ,由于受到干旱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两年的觅食距离差异显著。一天中觅食距离最远的是 10 :0 0~ 12 :0 0 ,最近的是 0 6 :0 0~ 0 8:0 0。不同时间段中觅食行为的比例差异显著 ,0 6 :0 0~ 10 :0 0和 16 :0 0~ 18:0 0为取食高峰期 ,中午和夜宿前的休息和理羽行为则高于其他时间段。MCP法和 90 %Kernel法的计算结果表明 ,其中 8只观测次数较多的朱在繁殖期的平均活动区面积分别为10 0 8± 4 9 8hm2 和 175 6± 91 3hm2 ,5 0 %Kernel法计算的活动区的核心面积为 4 3 8± 2 1 5hm2 。朱个体间的繁殖活动区重叠强度较大 ,达到各自活动区的 2 4 5 %± 2 7 3%。朱营巢比较密集 ,配对亲鸟间的活动区重叠强度和其他个体的重叠强度无显著差别。栖息地利用研究表明 ,朱对针阔混交林的利用率显著低于研究区内的可利用率 ,对水田的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55 / 76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应用资源选择函数研究朱鹮的巢址选择
    李欣海
    马志军
    李典谟
    丁长青
    翟天庆
    路宝忠
    [J]. 生物多样性, 2001, (04) : 352 - 358
  • [2] 朱鹮营巢生境的分析
    王中裕
    赵利敏
    王琦
    [J]. 动物学杂志, 2000, (01) : 28 - 31
  • [3] 朱鹮(Nipponia nippon)栖息地质量的初步评价
    李欣海
    李典谟
    丁长青
    曹永汉
    卢西荣
    傅文凯
    马志军
    路宝忠
    翟天庆
    [J]. 生物多样性, 1999, (03) : 2 - 10
  • [4] 黄腹角雉活动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
    孙悦华
    郑光美
    [J]. Current Zoology, 1992, (04) : 385 - 392
  • [5] 朱鹮(Nipponia nippon)的繁殖习性
    史东仇
    于晓平
    常秀云
    路宝忠
    [J]. 动物学研究, 1989, (04) : 327 - 332
  • [6] 朱鹮的人工投食
    路宝忠
    [J]. 野生动物学报, 1989, (05) : 23 - 24
  • [7] 朱鹮在秦岭的重新发现
    刘荫增
    [J]. Current Zoology, 1981, (03) : 273 - 273
  • [8] 朱鹮的巢址变化及其影响[A]. 马志军,丁长青,翟天庆,路宝忠,李欣海.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 2000
  • [9] 朱鹮幼鸟活动性的初步研究[A]. 丁长青,李欣海,马志军,路宝忠,翟天庆.中国鸟类学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鸟类学术研讨会文集[C]. 2000
  • [10] 朱鹮种群结构及种群动态研究[A]. 路宝忠,傅文凯,翟天庆,张跃明,席咏梅,黄丽.稀世珍禽——朱鹮——’99国际朱鹮保护研讨会文集[C].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