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我国粮食政策性收储制度改革的思考

被引:28
作者
李国祥 [1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收储政策; 玉米; 粮食; 改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7 [农产品价格与市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我国已经取消玉米临时收储制度,探索建立市场定价机制和价补分离保护粮农体制。2016年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既坚定了对玉米收购市场化改革的信心,又对稻谷小麦等收储制度改革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但是,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成效仍然属于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其做法应用于稻谷小麦需要谨慎。保障粮农增收和口粮绝对安全是我国粮食政策性收储制度深化改革的底线。稻谷小麦是我国最重要的口粮品种,其收储制度改革应在坚守底线前提下以最小扭曲市场为原则,可以在缩小最低收购价实施范围、合理确定最低收购价水平和选择多元化执行主体等方面进行重新设计,从而形成既不违背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规则和我国入世承诺又能促进多重目标实现的制度安排。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玉米供求的阶段性转变与收储制度改革 [J].
丁声俊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6, (08) :25-28
[2]   玉米价格与生产者收益关系的研究——基于我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背景下的思考 [J].
李国祥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6, (04) :53-58
[4]  
2016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李经谋, 2016
[5]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魏后凯,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