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90~2004年生态足迹动态变化效应的分解分析

被引:36
作者
刘建兴
王青
孙鹏
顾晓薇
李广军
机构
[1] 东北大学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2] 东北大学资源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心 沈阳
关键词
中国; 生态足迹; 经济规模; 产业结构; 足迹强度; 分解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通过构建生态足迹分解模型,论文将中国19902004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分解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足迹强度这3种因素的变化效应,并对各分解效应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足迹年度间变化均值为1.0655×108hm2。其中,由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足迹强度所引起的足迹变化分别为2.1082×108hm2,-0.4398×108hm2和-0.6029×108hm2。总的看,经济规模的变化助长了总足迹的增长,而足迹强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总足迹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生态足迹变化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不同时期各因素对足迹变化所发挥的效应不同。该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我国生态足迹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发展政策调整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子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与应用 [J].
吴开亚 ;
王玲杰 .
资源科学, 2006, (06) :182-188
[2]   基于生态足迹的海南农产品结构优化分析 [J].
符国基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 (05) :389-392
[3]   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足迹的关系研究 [J].
刘建兴 ;
顾晓薇 ;
李广军 ;
王青 ;
刘浩 .
资源科学, 2005, (05) :33-39
[4]   城市交通生态占用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梁勇 ;
成升魁 ;
闵庆文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484-488
[5]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生态足迹评价研究 [J].
赖力 ;
黄贤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2) :66-71
[6]   西部地区生态足迹与苜蓿草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J].
孙兆敏 ;
贾志宽 ;
尚爱军 ;
廖允成 ;
龙明秀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1) :166-169
[7]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 [J].
章锦河 ;
张捷 .
地理学报, 2004, (05) :763-771
[8]   旅游消费生态占用初探——以北京市海外入境旅游者为例 [J].
席建超 ;
葛全胜 ;
成升魁 ;
鲁春霞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224-229
[9]   广州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对比评价 [J].
张贵祥 ;
杨志峰 .
生态学报, 2003, (10) :2101-2114
[10]   生态经济持续性的度量和趋势预测——以甘肃武威市为例 [J].
尤飞 ;
钟有丽 ;
王传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6) :74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