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研究

被引:41
作者
马德功
韩喜昆
赵新
机构
[1]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消费金融; 城镇居民消费; 虚拟变量; 动态GMM;
D O I
10.19559/j.cnki.12-1387.2017.09.002
中图分类号
F126.1 [人民消费水平、结构];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1 ;
摘要
基于消费金融的本质功能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并使用了2000年至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设置虚拟变量将互联网消费金融纳入实证分析框架,进而构建了动态GMM回归模型研究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的产生与发展能够正向促进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而且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程度存在区域性差异,即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中部次之,西部则最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中低收入者的消费信贷选择 [J].
罗晶 ;
徐培文 ;
刘海二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6, 32 (05) :37-45
[2]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创新发展研究 [J].
尹一军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 (06) :67-71
[3]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创新 [J].
冯科 ;
何理 .
中国金融, 2016, (11) :32-34
[4]   消费金融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机制分析 [J].
凌炼 ;
龙海明 .
求索, 2016, (05) :78-82
[5]   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界定、发展现状及建议 [J].
黄小强 .
武汉金融, 2015, (10) :39-41
[6]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展望与策略选择 [J].
张杰 .
经济纵横, 2015, (07) :109-112
[7]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发展新趋势分析 [J].
叶湘榕 .
征信, 2015, 33 (06) :73-77
[8]   消费金融公司与地区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 [J].
孙文章 ;
李延喜 ;
陈克兢 .
中国软科学, 2014, (07) :115-127
[9]   消费信贷、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基于2004~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臧旭恒 ;
李燕桥 .
经济学动态, 2012, (02) :61-66
[10]   城镇家庭消费金融效应的地区差异研究 [J].
韩立岩 ;
杜春越 .
经济研究, 2011, 46(S1) (S1) :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