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盆地晚更新世河流阶地变形与新构造活动

被引:39
作者
郑文涛
杨景春
段锋军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
关键词
河流阶地; 定量地貌学; 新构造活动; 武威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 [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根据武威盆地 7条河流的阶地测量资料和测年数据探讨了河流阶地变形与新构造活动的关系。河流阶地的变形特征反映出新构造活动的方式 ,断层活动以逆冲为主 ,河流阶地的错断状况表明活动断层活动的次数 ,盆地西部活动至少有 7次 ,东部活动至少有 5次 ;同时可表明断层活动的幅度与强度 ,以及不同时期活动强烈区具有迁移变化的特点。武威盆地晚更新世以来发育的第四纪断层主要有 3条 ,各条断裂活动次数、强度不尽相同 ,以山前断裂活动最为强烈 ,至今活动仍未停息。 6 0ka前后西部活动强烈 ,2 0ka以来东强西弱。
引用
收藏
页码:318 / 32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根据砾石风化圈厚度估算地貌年龄 [J].
李保俊,杨景春,李有利,谭利华,段烽军,张叶春 .
地理研究, 1996, (01) :11-21
[2]   祁连山北麓挤压隆起山地边缘不对称地堑发育模式研究 [J].
郑文涛 ;
段烽军 ;
杨景春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2) :215-221
[3]  
地貌学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杨景春 主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