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砾岩储层成岩作用与物性演化——以玛湖凹陷北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为例

被引:26
作者
朱宁 [1 ]
操应长 [1 ]
葸克来 [1 ]
吴松涛 [2 ]
朱如凯 [2 ]
燕苗苗 [1 ]
宁顺康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中原油田分公司文留采油厂
关键词
成岩作用; 物性演化; 百口泉组; 斜坡区; 玛湖凹陷;
D O I
10.13247/j.cnki.jcumt.00101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深化对砂砾岩储层非均质的认识,以玛湖凹陷北部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砂砾岩储层为例,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电子探针、背散射、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及孔渗测试等技术,结合埋藏演化史和油气充注史,对储层的成岩作用和孔隙度演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恢复地质历史时期的孔隙度,对比不同区块储层孔隙演化特征、油气充注差异,综合试油解释成果,总结出3种成因类型的储层,其中Ⅰ类强压实改造型储层和Ⅱ1类早期碳酸盐强胶结改造型储层勘探潜力最差,Ⅲ类强溶蚀改造型储层勘探潜力最大.研究结果表明:储层非均质性强,整体为特低孔低孔-超低渗储层,经历了碱性—酸性—弱碱性—酸性—弱酸性的成岩环境变化,成岩作用类型复杂,主要的成岩序列为绿泥石膜胶结→菱铁矿/方沸石胶结→凝灰质杂基/长石/岩屑/菱铁矿/方沸石溶蚀,自生高岭石/孔隙充填式绿泥石沉淀/石英加大→早期方解石/铁白云石/片钠铝石胶结→凝灰质杂基/长石/岩屑/早期方解石/铁白云石溶蚀,自生高岭石/孔隙充填式绿泥石沉淀→晚期方解石胶结→少量黄铁矿胶结,压实作用贯穿整个埋藏过程.孔隙演化定量恢复结果显示,Ⅰ类储层压实作用对孔隙度的影响最大,其减孔量占总减孔量的93.89%,溶蚀作用绝对增孔量为1.29%;Ⅱ1类压实作用占总减孔量的78.44%,早期碳酸盐胶结减孔量占总减孔量的21.56%.Ⅱ2类晚期碳酸盐强胶结改造型储层在第2期油气充注过程中致密,含油性较好,勘探潜力中等.Ⅲ类强溶蚀改造型储层溶蚀作用绝对增孔量约为6.83%,且次生溶蚀孔隙发育且保存较好,现今为中低孔储层,为优先勘探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102 / 111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48 条
[31]   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成藏控制因素 [J].
瞿建华 ;
张顺存 ;
李辉 ;
张磊 ;
唐勇 .
特种油气藏, 2013, 20 (05) :51-56+153
[32]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二段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以大邑地区为例 [J].
罗文军 ;
彭军 ;
杜敬安 ;
杜垒 ;
韩海臣 ;
刘焕 ;
李剑波 ;
唐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2, 33 (02) :287-295+301
[3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沸石矿物成岩作用及对油气的意义 [J].
朱世发 ;
朱筱敏 ;
王绪龙 ;
刘振宇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11) :1602-1612
[34]   准噶尔盆地油气成藏期次确定与成藏组合划分 [J].
张义杰 ;
曹剑 ;
胡文瑄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3) :257-262
[3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克百地区三叠系储层溶蚀作用特征及孔隙演化 [J].
朱世发 ;
朱筱敏 ;
王一博 ;
徐兆辉 ;
李德江 ;
鲜本忠 ;
龚文强 .
沉积学报, 2010, 28 (03) :547-555
[36]   沾化凹陷沙河街组砂岩透镜体表面与内部碳酸盐胶结作用的差异及其成因 [J].
孙海涛 ;
钟大康 ;
刘洛夫 ;
张思梦 .
石油学报, 2010, 31 (02) :246-252
[37]   中亚造山带中新生代壳幔相互作用特征与过程——新疆北部幔源岩浆岩系对比研究 [J].
郭召杰 ;
韩宝福 ;
张元元 ;
陈石 .
岩石学报, 2010, 26 (02) :431-439
[38]   准噶尔盆地储层中的锰元素及其原油运移示踪作用 [J].
曹剑 ;
胡文瑄 ;
姚素平 ;
张义杰 ;
王绪龙 ;
张越迁 ;
唐勇 ;
石新璞 .
石油学报, 2009, 30 (05) :705-710
[39]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成岩流体演化与致密成因机理——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J].
朱如凯 ;
邹才能 ;
张鼐 ;
王雪松 ;
程荣 ;
刘柳红 ;
周川闽 ;
宋丽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3) :327-339
[40]   准噶尔西北缘早侏罗世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J].
徐新 ;
陈川 ;
丁天府 ;
刘兴义 ;
李华芹 .
新疆地质, 2008, (01) :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