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1901~2002年气候变化强度的演变

被引:12
作者
荣艳淑 [1 ]
罗健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2]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潜在蒸发量; 降水量; 气温; 气候变化强度; 华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英国East Anglia大学研究部1901~2002年高分辨率的格点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以及华北地区104个气象观测站1957~2002年的实测月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资料,从100 a,50 a和20 a共3个时间尺度详细分析了华北地区潜在蒸发量、降水和气温的趋势变化特征以及气候变化强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的气候变化在百年尺度上经历了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最近20 a(1981~2002年)的气候变化强度是近百年来最强的时期,气候变暖、干旱化趋势加重,潜在蒸发量上升,将会导致华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276 / 2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华北地区1972年和1997年干旱特征及其影响系统分析 [J].
荣艳淑 ;
段丽瑶 ;
徐明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643-646
[2]   人类活动对长江径流量特性的影响 [J].
邹振华 ;
李琼芳 ;
夏自强 ;
王鸿杰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622-626
[3]   20世纪80和90年代华北干旱特征及成因分析 [J].
荣艳淑 ;
余锦华 ;
段丽瑶 .
高原气象, 2007, (02) :319-325
[4]   石羊河流域近50a来水资源变化的定量分析 [J].
李相虎 ;
赵鑫 ;
任立良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164-167
[5]   我国旱涝气候灾害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东亚气候系统变化的关系 [J].
黄荣辉 ;
蔡榕硕 ;
陈际龙 ;
周连童 .
大气科学 , 2006, (05) :730-743
[6]   20世纪全球温度场趋势变化的区域特征分析 [J].
江志红 ;
李建平 ;
王梅华 ;
屠其璞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3) :422-434
[7]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J].
施雅风 ;
沈永平 ;
胡汝骥 .
冰川冻土, 2002, (03) :219-226
[8]   我国北方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J].
罗健 ;
郝振纯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61-66
[9]   中国北方地区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J].
任立良 ;
张炜 ;
李春红 ;
王美荣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13-18
[10]   近百年ENSO对全球陆地及中国降水的影响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科学通报, 1999, (03) :3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