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铝质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环境初探

被引:76
作者
包志伟
赵振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地球化学; 构造演化; 佛冈岩体; 广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对广东佛冈岩体的初步研究表明 ,这一以往一直被认为是典型S型花岗岩的大岩基 ,其主体 (燕山第三期 )应为铝质A型花岗岩。岩石富SiO2 [W(SiO2 )为 69 2 1 %~ 77 72 % ]、准铝质 (A/NKC =0 97~ 1 0 6)。FeO /MgO比值较高 (平均 1 0 6) ,高于S型和I型花岗岩。在微量元素组成上 ,岩体明显亏损Sr、Ba、Ti、P、Eu,富Ga和高场强元素Nb,Ta,Zr等 ,与我国东南沿海A型花岗岩和世界典型A型花岗岩微量元素分布型式相似。全岩Rb Sr等时线年龄为 1 5 8± 1 7Ma,(87Sr/86 Sr) i为 0 71 5 6。钕模式年龄为 1 2 8~ 1 64Ga。一般认为A型花岗岩来源于I型花岗岩或大量抽提了S型花岗岩物质后的地壳源区 ,本研究表明 ,佛冈岩体可能直接来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 ,但不排除有地幔物质的加入。佛冈铝质A型花岗岩 南昆山A型花岗岩 恶鸡脑碱性正长岩这一造山后至非造山的构造岩浆组合的确定 ,揭示了区内乃至整个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碰撞造山运动的结束和大规模的拉张伸展运动应始于晚侏罗世 ,至白垩纪造山带山根构造完全消失、拉张 伸展作用达到高峰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广东恶鸡脑碱性正长岩的地球化学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J].
包志伟 ;
赵振华 ;
熊小林 .
地球化学, 2000, (05) :462-468
[2]   中国东南地壳增长与Nd同位素模式年龄 [J].
陈江峰 ;
郭新生 ;
汤加富 ;
周泰禧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6) :7-16
[3]   桂东南钾玄质侵入岩带及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J].
李献华 ;
周汉文 ;
刘颖 ;
李寄嵎 ;
孙敏 ;
陈正宏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18) :1992-1998
[4]   浙闽沿海地区I型-A型复合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及成因 [J].
邱检生 ;
王德滋 ;
Brent I.A.McInnes .
岩石学报, 1999, (02) :78-87
[5]  
湘南中生代玄武岩类地球化学特征[J]. 赵振华,包志伟,张伯友.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S2)
[6]   赣南寨背A型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J].
陈培荣 ;
章邦桐 ;
孔兴功 ;
蔡笔聪 ;
凌洪飞 ;
倪琦生 .
岩石学报, 1998, (03) :22-31
[7]   粤北白垩纪基性岩脉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 [J].
李献华 ;
胡瑞忠 ;
饶冰 .
地球化学, 1997, (02) :19-21+25-36
[8]   我国一些碱性岩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J].
周玲棣,赵振华,周国富 .
地球化学, 1996, (02) :164-171
[9]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的构造制约 [J].
王德滋,赵广涛,邱检生 .
高校地质学报, 1995, (02) :13-21
[10]  
碱性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分类及其鉴别标志[J]. 洪大卫,王式洸,韩宝福,靳满元.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