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屏三带”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60
作者
王晓峰 [1 ,2 ]
勒斯木初 [1 ]
张明明 [1 ]
机构
[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陕西省土地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生态屏障区; 生态系统格局; 地理探测器; 驱动力;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907.024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两屏三带"生态屏障区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认识和探讨屏障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分布和转化机理对屏障区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有深远意义。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生态系统格局变化分析方法、土地转移矩阵、PNTIL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模型,综合分析2000—2015年屏障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演变特征,探讨生态系统正向/逆向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2015年生态系统变化过程中城市扩张、农用地变化现象最为显著;屏障区生态系统逆向转化率略高于正向转化率;屏障区生态系统逆向转化具有明显的人口发展、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指向,自然环境因素对生态系统正向转化的影响力明显大于社会经济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与生态系统逆向转化呈显著正相关,但与正向转化率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自然环境要素作为生态系统变化的"天然约束力",对生态系统正向/逆向转化有显著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138 / 214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21]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
[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覆盖类型转换趋势 [J].
范泽孟 ;
张轩 ;
李婧 ;
岳天祥 ;
刘纪远 ;
孙晓芳 ;
香宝 ;
匡文慧 .
地理学报, 2012, 67 (12) :1623-1633
[23]   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J].
孙鸿烈 ;
郑度 ;
姚檀栋 ;
张镱锂 .
地理学报, 2012, 67 (01) :3-12
[24]   基于经济驱动因子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区域差异分析——以哈大齐工业走廊为例 [J].
臧淑英 ;
王凌云 ;
那晓东 .
地理研究, 2011, 30 (02) :224-232
[25]   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徐新良 ;
匡文慧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于东升 ;
吴世新 ;
江南 .
地理学报, 2009, 64 (12) :1411-1420
[26]   2000-2005年青藏高原积雪时空变化分析 [J].
王叶堂 ;
何勇 ;
侯书贵 .
冰川冻土, 2007, (06) :855-861
[27]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研究前景展望 [J].
邵景安 ;
李阳兵 ;
魏朝富 ;
谢德体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8) :798-809
[28]   近2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J].
张健 ;
陈凤 ;
濮励杰 ;
韩书成 ;
叶浩 ;
彭补拙 .
资源科学, 2007, (04) :61-69
[29]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 [J].
马克明 ;
傅伯杰 ;
黎晓亚 ;
关文彬 .
生态学报, 2004, (04) :761-768
[30]   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J].
肖笃宁 ;
陈文波 ;
郭福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3) :354-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