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农林地SVAT系统水分传输模拟研究

被引:2
作者
卫三平
王力
吴发启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SVAT系统; 农地; 林地; 水分传输; CoupModel模型; 黄土丘陵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基于野外试验资料,应用CoupModel模型,对陕北黄土丘陵区2006年6~9月份农地(马铃薯)、林地(刺槐林)SVAT系统水分传输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6~9月份农地作物截留降水仅为刺槐林群落的26.05%;农地蒸发量大于刺槐林地,7月中旬以前农地日蒸发量明显高于刺槐林地,7月中旬以后二者基本相等;刺槐蒸腾量显著高于刺槐林下植被和农地马铃薯,而且日变幅较大;农地和刺槐林地均没有发生地表径流;农地土壤深层渗漏4.08 mm,刺槐林地深层渗漏极小,可忽略不计;农地0~600 cm土层增加储水量89.79 mm,而刺槐林地减少16.34 mm,出现负补偿现象;SVAT系统中,刺槐林地和农地水分收入均为341.06 mm,支出分别为357.41mm和251.28 mm,刺槐林地是农地的1.42倍;刺槐林和农地作物对降水的利用率分别为46.48%和28.41%;刺槐林的截留蒸发量和蒸腾量是农地的2.08倍,显著大于农地,是导致刺槐林群落过度消耗土壤储水而呈现负补偿现象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2+32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土高原燕沟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及效益研究 [J].
刘普灵 ;
郑世清 ;
琚彤军 ;
王栓全 ;
徐勇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5) :92-95
[2]   刺槐日蒸腾过程的Penman-Monteith方程模拟 [J].
贺康宁 ;
田阳 ;
张光灿 .
生态学报, 2003, (02) :251-258
[3]   黄土丘陵区燕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调控 [J].
徐勇 ;
Roy C.Sidle .
地理学报, 2001, (06) :657-666
[4]   燕儿沟人工植被营造模式与快速建设研究 [J].
薛智德 ;
杨光 ;
梁一民 ;
崔宏安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0, (02) :128-132
[5]   马铃薯的需水特性及水分协迫对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J].
白雅梅 .
中国马铃薯, 1999, (02) :53-56
[6]   几种植被能量平衡的差异 [J].
徐明,贺庆棠 .
华北农学报 , 1994, (02) :81-87
[7]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草地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J].
杨文治 ;
韩仕峰 .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土壤分水与土壤肥力研究专集) , 1985, (02) :18-28
[8]   黄土区土壤水分循环特征及其对陆地水分循环的影响 [J].
李玉山 .
生态学报, 1983, (02) :91-101
[9]  
气象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贺庆棠主编, 1988
[10]  
Modelling water balance and nitrate leaching in temperate Norway spruce and beech forests located on the same soil type with the CoupModel[J] . J.R. Christiansen,B. Elberling,P.-E. Jansson.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