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留茬间作对防治干旱地区农田风蚀沙化的生态效应

被引:34
作者
妥德宝
段玉
赵沛义
郑大玮
陈铭
赵举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
[3]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
[4] 内蒙古呼和浩特
[5] 北京
关键词
干旱区土壤; 带状留茬间作; 风蚀作用; 生态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4 [农业技术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对内蒙古阴山北麓旱农区不同类型耕地土壤风蚀及其影响因素的野外观察与室内分析,揭示了该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的特点及风蚀作用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观察研究了粮草、粮薯和灌草带状间作及其残茬覆盖度对减轻农田土壤风蚀的作用,指出在农田防护林不完善的阴山北麓旱农区,采用带状留茬间作轮作具有良好生态效应,可以有效地控制农田风蚀沙化,减轻风蚀危害,进而明确了不同类型退化农田应采用的带状留茬间作轮作方式与增产增收配套技术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耕作方式对土壤风蚀的影响──以河北坝上地区为例 [J].
哈斯,陈渭南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6, (01) :10-16
[2]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 [J].
董玉祥,康国定 .
水土保持学报, 1994, (03)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