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虫硅质岩对华南古地理的启示

被引:46
作者
吴浩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放射虫硅质岩; 华南; 古特提斯; 古南中国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放射虫硅质岩在中国南方及邻区广泛分布,有重要的古地理意义.按其时空分布,可分为南区及北区和东带.南区包括滇西、滇东南、桂西和桂南,主要为晚古生代至中生代早期放射虫硅质岩.滇西硅质岩带南延至泰国和马来西亚,代表古特提斯主支.滇东南、桂西和桂南的硅质岩则指示古特提斯多岛洋的分支海盆.北区包括两广中北部、湘赣中南部和长江中下游一带,主要为二叠纪中晚期放射虫硅质岩,标志当时扬子台缘与古特提斯洋连通的深水盆地.东带沿南海和东海外侧的岛弧分布,从菲律宾北巴拉望经琉球到西南日本内带,主要为中二叠世至晚侏罗世放射虫硅质岩,与古地磁证据一起指示了该期间华南南方一个低纬度的远洋盆地,可称为“古南中国海”.它的张开可能是中晚二叠世云开地体和中国东南部其他地方造山事件的原因,它的随后发展对华南东部三叠纪和侏罗纪古地理演化也有重大影响.晚侏罗世太平洋伊泽奈崎板块的迅速北移,使“古南中国海”俯冲消减,导致东南沿海大规模的钙碱性岩浆活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多岛海型造山作用——以华南印支期造山带为例 [J].
陈海泓 ;
肖文交 .
地学前缘, 1998, (S1) :98-105
[2]   滇东南发现蛇绿岩 [J].
锺大赉 ;
吴根耀 ;
季建清 ;
张旗 ;
丁林 .
科学通报, 1998, (13) :1365-1370
[3]   下扬子前中生代构造演化 [J].
夏邦栋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1998, (02) :39-46
[4]   湖北恩施地区硒地质地球化学环境背景 [J].
张光弟 ;
葛晓立 ;
张绮玲 ;
罗代洪 ;
刘新平 ;
FordyceFM ;
毛大钧 ;
苏宏灿 .
地球学报, 1998, (01) :59-67
[5]   苏浙皖地区茅口阶和上二叠统沉积相 [J].
王文耀 .
岩相古地理, 1998, 18 (01) :36-42
[6]   闽西南地区早三叠世溪口组浊流沉积 [J].
李培军 ;
侯泉林 ;
李继亮 ;
孙枢 .
沉积学报, 1997, (04) :52-59
[7]   桂西晚古生代海相玄武岩的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J].
王忠诚 ;
吴浩若 ;
邝国敦 .
岩石学报, 1997, (02) :135-140
[8]   华南下二叠统层状硅岩的形成及意义 [J].
杨玉卿 ;
冯增昭 .
岩石学报, 1997, (01) :112-121
[9]   从前陆褶皱冲断带看大地构造相分析及其意义 [J].
肖文交 ;
李继亮 ;
何海清 .
地质科学, 1997, (01) :27-36
[10]   广西晚古生代构造沉积背景的初步研究 [J].
吴浩若 ;
邝国敦 ;
王忠诚 .
地质科学 , 1997, (01)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