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与RS技术支持下的北京西北地区景观格局优化

被引:123
作者
岳德鹏 [1 ]
王计平 [1 ]
刘永兵 [2 ]
李海龙 [3 ]
谢怀慈 [4 ]
王冬梅 [5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省部共建森林资源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
[3]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4]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林业研究所
[5]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 景观格局优化;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在区域尺度上以城市化过程为特征的土地利用活动对景观功能的稳定和景观结构的差异性有着深刻的影响。选择北京西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应用RS与GIS技术,对1989年、1996年、2005年三期LANDSATTM图像进行解译判读,深入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发现城市扩展造成了生态绿地破碎化、景观连通性降低及景观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以景观流运行受距离、障碍等因素影响原理作为出发点,采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结合景观组分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和空间作用,研究了北京西北地区景观结构紧密性和生态功能空间差异,进而构建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等景观组分来加强生态网络的空间联系,最后提出本研究区域的景观格局优化方案。该研究方法及结果对北京地区景观生态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和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223 / 12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 [J].
陈利顶 ;
傅伯杰 ;
赵文武 .
生态学报, 2006, (05) :1444-1449
[2]   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进展 [J].
韩文权 ;
常禹 ;
胡远满 ;
李秀珍 ;
布仁仓 .
生态学杂志, 2005, (12) :1487-1492
[3]   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J].
胡震峰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 (12) :143-145
[4]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覆盖格局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J].
袁艺 ;
史培军 ;
刘颖慧 ;
谢锋 .
生态学报, 2003, (09) :1832-1840
[5]   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景观结构研究——林地的结构和异质性特征分析 [J].
曾辉 ;
姜传明 .
生态学报, 2000, (03) :378-383
[6]   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 [J].
陈仲新 ;
张新时 .
科学通报, 2000, (01) :17-22+113
[7]   陕西关中地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J].
康慕谊 ;
姚华荣 ;
刘硕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63-367
[8]   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J].
俞孔坚 .
生态学报, 1999, (01) :10-17
[9]   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 [J].
俞孔坚 ;
李迪华 .
国外城市规划, 1997, (03) :27-31
[10]   The application of 'least-cost' modelling as a functional landscape model [J].
Adriaensen, F ;
Chardon, JP ;
De Blust, G ;
Swinnen, E ;
Villalba, S ;
Gulinck, H ;
Matthysen, E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3, 64 (04) :23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