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机理、问题与对策

被引:31
|
作者
郭朝先 [1 ,2 ]
方澳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核心产业; 融合产业; 潜在关联产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TP18 [人工智能理论];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81104 ; 0812 ; 0835 ; 1405 ;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具有渗透性、协同性、替代性、创造性等技术—经济特征,人工智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可概括为对三类产业的扩张效应、赋能效应和"活化效应"。其中,核心产业扩张效应与融合产业赋能效应交互构建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动态循环过程,潜在关联产业"活化效应"则通过提供非匹配、非集约、非规整、非公平问题解决方案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当前,中国在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第一梯队的地位愈发巩固,技术创新处于关键突破期,在地域空间上则形成了三大城市群为重要引擎、沿海地区快速增长、内陆地区稳定增长的发展格局。我国人工智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还存在核心产业低质扩张、融合产业低效赋能、潜在关联产业低迷"活化"、相关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缺失、相关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此,我国要推进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提高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优化行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生态良性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制度,促进人工智能"科技向善";构建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流动机制,促进包容性均衡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改革试点和应用示范。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