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南地区三叠系沉积型锰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2
作者
尹青 [1 ,2 ]
伊海生 [1 ,3 ]
周凯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3]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桂西南地区; 三叠系; 含锰岩系; 旋回地层; 海平面变化;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7.06.006
中图分类号
P618.32 [锰];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桂西南地区锰矿床资源富集并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然而目前有关该区三叠系主要沉积地层的地层格架划分尚较薄弱且鲜有探讨。利用桂西南地区东平锰矿区四口钻孔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去趋势、高通滤波处理以及累计残差计算等方法,对桂西南地区含锰岩系进行了旋回地层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含锰岩系下三叠统北泗组共可划分为四个海进—海退旋回层序,碳酸锰矿层发育的旋回层序位置主要出现于各旋回层序内海退沉积序列中,并位于旋回层序内海退—海侵界面附近,锰矿沉积主要发生在相对海平面由缓慢下降至逐渐上升的时期的转换时期。综合研究区锰矿形成的海平面变化、古地理条件、锰质来源、氧化还原条件等特征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研究区锰矿成因模式,即具有地理隔绝形式的、并由同生断裂控制的"局限海"台盆相碳酸锰矿沉积模式,碳酸锰矿的形成主要经历以下3个阶段:1)海平面下降—氧化锰矿物形成阶段;2)海平面上升—氧化锰矿物转化碳酸锰矿物阶段;3)最高海泛面—少量碳酸锰矿物发育阶段。该研究成果可为桂西南地区今后锰矿勘探工作中的地层分析、建立区域内高频层序单元格架及锰矿成因等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1144 / 115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沉积旋回叠置形式的波形分析及旋回层序划分方法 [J].
伊海生 .
沉积学报, 2015, 33 (05) :855-864
[2]   基于测井曲线频谱分析在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米氏旋回层序及可容空间变化趋势中的研究 [J].
尹青 ;
伊海生 ;
夏国清 ;
李宏伟 ;
姚磊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 30 (03) :1288-1297
[3]   旋回地层学和天文年代学及其在中生代的研究现状 [J].
黄春菊 .
地学前缘, 2014, 21 (02) :48-66
[4]   地层记录中旋回层序界面的识别方法及原理 [J].
伊海生 .
沉积学报, 2012, 30 (06) :991-998
[5]   广西大新下雷锰矿沉积环境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分析 [J].
王荣庚 .
中国锰业, 2012, 30 (04) :8-10+21
[6]  
基于测井资料的高分辨率层序旋回划分方法探讨[J]. 朱剑兵.油气地球物理. 2011 (04)
[7]   测井曲线旋回分析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J].
伊海生 .
古地理学报, 2011, 13 (04) :456-466
[8]   右江盆地北部中晚泥盆世层序充填特征分析 [J].
钟怡江 ;
陈洪德 ;
侯明才 ;
林良彪 ;
刘家洪 ;
王琦 .
中国地质, 2011, 38 (02) :338-345
[9]   滇东南地区斗南沉积型锰矿床矿物相变化及沉积模式 [J].
唐云凤 ;
伊海生 .
中国地质, 2011, 38 (02) :451-461
[10]   广西大新县下雷锰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J].
秦元奎 ;
张华成 ;
姚敬劬 .
地质论评, 2010, 56 (05) :664-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