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同义词之“同”

被引:28
作者
黄金贵
机构
[1] 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 杭州
关键词
同义词; 古汉语同义词; 辨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2 [文字学];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同义词之“同”指什么,近五十年来纷争不一。从古汉语同义词的构组、立义、辨异的辨析过程看,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以词义为单位,持“一义相同”说,力求构组的系统性,立义的单一性,细辨一义的同中之异;一种是以词为单位,持“近义”说,“多义相同”说,将辨析变为多义词的横向比较。前者可获得有价值的辨析成果,后者繁杂、平庸,无可观的成果。因此,同义词之“同”,只能指一义相同。“近义”说、“多义相同”说皆当废弃。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对汉语同义词研究重要分歧的再认识 [J].
池昌海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 (01) :77-84
[2]   五十年汉语同义词研究焦点概述 [J].
池昌海 .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2) :59-64
[3]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史研究 [J].
周积明 .
历史研究, 1997, (06) :121-141
[4]   论古代文化词语的训释 [J].
黄金贵 .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 (03) :64-72+32
[5]   怎样探求古汉语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J].
刘乾先 .
东北师大学报, 1985, (04) :69-75
[6]   “同义为训”与“同义并行复合词”的产生 [J].
张世禄 .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 (03) :1-5+33
[7]  
古汉语同义词及其辨析方法.[J].洪成玉;.中国语文.1983, 06
[8]  
词汇应用通则.[M].万艺玲等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9]  
中华别称类编.[M].戴鑫等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
[10]  
古代汉语词汇学.[M].赵克勤著;.商务印书馆.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