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藏主要形成、定型于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被引:52
作者
王庭斌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中国; 气藏; 形成与定型; 新近纪; 第四纪; 构造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大多数气田最终形成、定型于新近纪 -第四纪 ,它们广泛地分布于各类含气 (油 )盆地。因此 ,晚期、超晚期生烃成藏、定型以及气藏受制于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历史是中国天然气带有普遍性的重要特征。中国气藏形成与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历史关系密切 ,主要体现在 :(1)在西部 ,形成的中国式前陆盆地是中国最主要天然气聚集区之一 ,为形成众多气田创造了有利条件 ,也是这些盆地本部气藏主要的形成、定型时期。 (2 )在中部 ,是四川盆地所有气田主要的形成、定型时期 ;在鄂尔多斯盆地促进了靖边至乌审旗地区天然气的进一步富集。 (3)在东部 ,为渤海海域晚期成藏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也促进了其他盆地 (坳陷 )一些气藏的形成。 (4 )在近海海域 ,既促进了有机成因气藏的快速形成 ,也促进了无机成因非烃气藏以及无机与有机成因天然气的混源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藏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6 条
[1]   中国气田的成藏特征分析 [J].
王庭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2) :103-110
[2]   天然气与石油成藏条件差异及中国气田成藏模式 [J].
王庭斌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2) :79-86
[3]   鄂尔多斯盆地喜山期构造运动与油气成藏 [J].
邸领军 ;
张东阳 ;
王宏科 .
石油学报, 2003, (02) :34-37
[4]   前陆盆地及其确定和研究 [J].
刘池洋 ;
赵红格 ;
杨兴科 ;
王锋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4) :307-313
[5]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生成模式及其成藏流体响应 [J].
郝芳 ;
邹华耀 ;
黄保家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1) :889-895
[6]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活动期次分析 [J].
黄春菊 ;
陈开远 ;
李思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44-46
[7]   中国大陆及邻区中生代—新生代大地构造与环境变迁 [J].
万天丰 ;
朱鸿 .
现代地质, 2002, (02) :107-120
[8]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J].
林忠民 .
石油学报, 2002, (03) :23-26+7
[9]   库车前陆逆冲带天然气成藏期与成藏史 [J].
赵靖舟 ;
戴金星 .
石油学报, 2002, (02) :6-10+7
[10]   中国南方构造形变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 [J].
赵宗举 ;
朱琰 ;
李大成 ;
俞广 ;
杨树峰 ;
陈汉林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1) :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