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及复水对大豆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被引:27
作者
董守坤
马玉玲
李爽
董娜
刘丽君
机构
[1]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大豆; 土壤含水率; ASA-GSH循环; 复水;
D O I
10.19720/j.cnki.issn.1005-9369.2018.01.002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4 ; 0901 ;
摘要
为明确大豆耐旱机制,以黑农44(耐旱型品种)和黑农65(敏感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于大豆初花期作胁迫处理,而后复水。研究不同土壤含水率及复水后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中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降低改变ASA-GSH循环非酶和酶成分,诱导丙二醛(MDA)积累。ASA-GSH循环中,干旱胁迫处理下还原型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先升后降,脱氢抗坏血酸(DHA)、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呈升高趋势,ASA/DHA呈先升后降趋势,GSH/GSSG呈高-低-高-低变化趋势,复水后ASA、DHA、GSH含量升高,GSSG含量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复水后APX、GR、MDHAR、DHAR活性升高。黑农44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高于黑农65,MDA含量低于黑农65。研究为大豆抗旱筛选及抗氧化机制探究提供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抗氧化系统研究新进展 [J].
孙全贵 ;
龙子 ;
张晓迪 ;
海春旭 ;
王欣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 (11) :2197-2200+2190
[2]   分蘖期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水稻抗氧化系统及脯氨酸影响 [J].
赵宏伟 ;
王新鹏 ;
于美芳 ;
沙汉景 ;
贾琰 ;
于天聪 ;
邹德堂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6, 47 (02) :1-7
[3]   干旱胁迫对玉米苗期植株生长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J].
杜彩艳 ;
段宗颜 ;
潘艳华 ;
雷宝坤 ;
胡万里 ;
付斌 ;
陈安强 ;
陈拾华 ;
杨艳鲜 ;
金桂梅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 (03) :124-129
[4]   植物活性氧的产生及其作用和危害 [J].
张梦如 ;
杨玉梅 ;
成蕴秀 ;
周滔 ;
段晓艳 ;
龚明 ;
邹竹荣 .
西北植物学报, 2014, 34 (09) :1916-1926
[5]   苗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大豆品种叶片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J].
芮海英 ;
王丽娜 ;
金铃 ;
李亮 ;
潘红丽 ;
李建英 ;
李泽宇 ;
谷维 ;
金勋 .
大豆科学, 2013, 32 (05) :647-649+654
[6]   不同水分胁迫下水杨酸对分枝期扁蓿豆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 [J].
崔秀妹 ;
刘信宝 ;
李志华 ;
孙凯燕 ;
李卉 ;
张婷婷 .
草业学报, 2012, 21 (06) :82-93
[7]   大豆种质资源芽期抗旱性鉴定 [J].
王利彬 ;
刘丽君 ;
裴宇峰 ;
董守坤 ;
孙聪姝 ;
祖伟 ;
阮英慧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2, 43 (01) :36-43
[8]   植物中的活性氧研究概述 [J].
张怡 ;
路铁刚 .
生物技术进展, 2011, 1 (04) :242-248
[9]   臭氧胁迫对大豆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的影响 [J].
王俊力 ;
王岩 ;
赵天宏 ;
曹莹 ;
刘玉莲 ;
段萌 .
生态学报, 2011, 31 (08) :2068-2075
[10]   干旱复水激发玉米叶片补偿效应的生理机制 [J].
卜令铎 ;
张仁和 ;
韩苗苗 ;
薛吉全 ;
常宇 .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18 (02) :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