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生产如何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来自中国小麦主产区的经验证据

被引:153
|
作者
张露 [1 ,2 ]
罗必良 [1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
[2]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小麦主产区; 农业分工; 农机外包服务; 作物连片种植; 空间溢出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4 [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已有研究关注于农地流转及其规模经营,普遍忽视了农业分工问题。在农业家庭经营逐步卷入分工经济的实践中,由农作物连片种植所形成的横向专业化及其对服务外包需求所表达的市场容量,是农业纵向分工的前提条件;而生产环节纵向分工所形成的农业机械跨区作业服务,则能够对农业的时空布局产生溢出效应,既扩展市场容量,又深化农业分工,并降低交易费用。本文以小麦为例,利用2005—2015年中国小麦主产区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小麦种植规模的相互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第一,农业分工与市场容量具有相互关联性;第二,农业分工深化及其跨区作业服务,能够进一步产生市场容量的空间溢出效应;第三,市场容量促进农业分工主要表现为区域性服务市场的发育,而农业分工促进市场容量的扩展,则主要是通过纬度路径的跨区外包服务来诱导的。文章的政策含义是:改善小麦生产布局,沿纬度扩大播种面积,有助于改善小麦生产的分工经济性;优先投资小麦生产的机械化,培育外包服务市场,能够有效诱导农户卷入分工,并由此将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的发展轨道。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6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