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北缘奥陶系古溶洞和古岩溶沉积中包壳砾石和包壳砾岩的发现及特征

被引:4
作者
钟建华 [1 ]
倪良田 [1 ]
曹梦春 [1 ]
陈鑫 [2 ]
张丹锋 [3 ]
孙宁亮 [1 ]
郝兵 [1 ]
刘闯 [1 ]
邵珠福 [4 ]
牛永斌 [5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2] 中国石油东方物探公司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5]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包壳砾石; 包壳砾岩; 溶洞; 岩溶;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2 [奥陶纪(系)];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盆地北缘奥陶系发育典型的古岩溶,笔者在其中发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沉积物或沉积构造:包壳砾石和包壳砾岩,且这种包壳砾岩之前从未见报道。该包壳砾石和包壳砾岩的结构类似鲕粒或核形石,可分为核心和包壳2部分,大部分呈近圆形或扁圆形,少数形态不规则,直径为数厘米到数十厘米。核心可分为4种,分别是:(1)与溶洞围岩相同的灰岩砾石;(2)由砂岩形成的核心;(3)由砾岩构成的复合核心;(4)由古钙华碎块形成的核心。包壳也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1)具有圈层的包壳;(2)颗粒状包壳;(3)均质包壳;(4)由颗粒状包壳和圈层状包壳组合形成的复合包壳。包壳砾石和包壳砾岩是溶洞和岩溶沉积中的典型产物,其不仅可以作为识别溶洞和岩溶的标志之一,而且具有一定的储集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油气储集体。
引用
收藏
页码:721 / 7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表生和内生钙华的气候环境指代意义研究进展
    刘再华
    [J]. 科学通报, 2014, (23) : 2229 - 2239
  • [2] 塔北硫磺沟奥陶系含油古溶洞的发现及意义
    钟建华
    毛毳
    李勇
    李阳
    袁向春
    牛永斌
    陈鑫
    黄知娟
    邵珠福
    王培俊
    李佳
    张丹峰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 42 (11) : 1660 - 1680
  • [3] 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大油气区特征与主控因素
    杜金虎
    周新源
    李启明
    邬光辉
    潘文庆
    杨涛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1, 38 (06) : 652 - 661
  • [4]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油气勘探方向
    何治亮
    陈强路
    钱一雄
    李慧莉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 769 - 778
  • [5] 钙华沉积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李华举
    廖长君
    姜殿强
    姜光辉
    [J]. 中国岩溶, 2006, (01) : 57 - 62
  • [6]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和油气勘探主攻方向
    孙龙德
    周新源
    王国林
    [J]. 地质科学, 2005, (02) : 167 - 178
  • [7] 四川黄龙沟景区钙华的起源和形成机理研究
    刘再华
    袁道先
    何师意
    曹建华
    游省易
    W.Dreybrodt
    U.Svensson
    K.Yoshimura
    R.Drysdale
    [J]. 地球化学, 2003, (01) : 1 - 10
  • [8] 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聚集规律
    贾承造
    [J]. 新疆石油地质, 1999, (03) : 3 - 9+94
  • [9]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模式
    顾家裕
    [J]. 古地理学报, 1999, (01) : 54 - 60
  • [10] 四川黄龙钙华的形成
    刘再华
    袁道先
    W.Dreybrodt
    U.Svesson
    [J]. 中国岩溶, 1993, (03) : 4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