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2006年夏季晴天祁连山七一冰川消融与气温日变化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贺建桥
王宁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宁练
蒋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蒋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宋高举
李全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李全莲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武晓波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
冰川冻土
|
2008年
/ 04期
基金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
消融强度;
气温;
日变化;
局地环流;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
070501 ;
摘要
:
2006年夏季祁连山七一冰川野外观测资料表明:夏季晴天冰川消融区上的气温日变化过程存在滞后于消融强度日变化过程的现象,最大值相位差约4 h.辐射平衡在消融热量总收入中权重最大,控制着消融强度的日变化过程;同时,冰川区气温则受到局地环流的强烈影响,消融区空气同周围非冰川区上的暖气流进行的水平热交换以及下垫面性状共同决定了消融区气温的日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78 / 58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度日模型在冰川与积雪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张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张勇
;
刘时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刘时银
.
冰川冻土,
2006,
(01)
:101
-107
[2]
中国西部冰川度日因子的空间变化特征
[J].
张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张勇
;
刘时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刘时银
;
丁永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丁永建
.
地理学报,
2006,
(01)
:89
-98
[3]
冰川径流模型研究进展
[J].
张小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张小咏
;
刘耕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刘耕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鞠远江
;
傅海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傅海荣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4)
:58
-62
[4]
祁连山七一冰川物质平衡的最新观测结果
[J].
蒲健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蒲健辰
;
姚檀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姚檀栋
;
段克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段克勤
;
坂井亚规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坂井亚规子
;
藤田耕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藤田耕史
;
松田好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松田好弘
.
冰川冻土,
2005,
(02)
:199
-204
[5]
托木尔峰南坡冰川水文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J].
谢昌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谢昌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永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时银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海东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70
-575
[6]
高亚洲冰冻圈能量平衡特征和物质平衡变化计算研究
[J].
康尔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康尔泗
.
冰川冻土 ,
1996,
(S1)
:12
-22
[7]
天山冰川作用流域能量、水量和物质平衡及径流模型[J]. 康尔泗,A.Ohmura.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09)
[8]
冰川作用区的温度及其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兴成
.
地理学报,
1993,
(02)
:152
-160
[9]
高山冰川作用区局地环流和气温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兴成
.
冰川冻土,
1992,
(02)
:141
-152
[10]
冰雪区局地环流及气候特征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兴成
.
地理学报,
1991,
(04)
:449
-459
←
1
2
3
→
共 21 条
[1]
度日模型在冰川与积雪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J].
张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张勇
;
刘时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刘时银
.
冰川冻土,
2006,
(01)
:101
-107
[2]
中国西部冰川度日因子的空间变化特征
[J].
张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张勇
;
刘时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刘时银
;
丁永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丁永建
.
地理学报,
2006,
(01)
:89
-98
[3]
冰川径流模型研究进展
[J].
张小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张小咏
;
刘耕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刘耕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鞠远江
;
傅海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傅海荣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4)
:58
-62
[4]
祁连山七一冰川物质平衡的最新观测结果
[J].
蒲健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蒲健辰
;
姚檀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姚檀栋
;
段克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段克勤
;
坂井亚规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坂井亚规子
;
藤田耕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藤田耕史
;
松田好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松田好弘
.
冰川冻土,
2005,
(02)
:199
-204
[5]
托木尔峰南坡冰川水文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分析
[J].
谢昌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谢昌卫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丁永建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时银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韩海东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70
-575
[6]
高亚洲冰冻圈能量平衡特征和物质平衡变化计算研究
[J].
康尔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康尔泗
.
冰川冻土 ,
1996,
(S1)
:12
-22
[7]
天山冰川作用流域能量、水量和物质平衡及径流模型[J]. 康尔泗,A.Ohmura.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09)
[8]
冰川作用区的温度及其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兴成
.
地理学报,
1993,
(02)
:152
-160
[9]
高山冰川作用区局地环流和气温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兴成
.
冰川冻土,
1992,
(02)
:141
-152
[10]
冰雪区局地环流及气候特征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兴成
.
地理学报,
1991,
(04)
:449
-459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