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长江水灾与可能损失

被引:84
作者
姜彤
施雅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 南京 ,江苏 南京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 兰州
关键词
全球变暖; 洪水灾害; 脆弱性; 可能损失; 长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全球大幅度变暖,使得水循环加快,蒸发和降水增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已呈现出明显增温趋势,达到0.2~0.8℃,最大增温区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降水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增加明显,增加值为5%~20%。20世纪90年代是继50年代后,长江流域性洪水灾害高发的10年。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对长江流域725个县洪水灾害脆弱性分析结果表明,近1/3的地区是洪水灾害高脆弱性地区。按照1998年社会经济状况,若遭遇1954年型、1991年型、1996年型和1998年型的洪水时,洪水灾害造成的可能损失分别为589、55、70和196亿美元。气候模拟预测表明,21世纪长江流域地区的增温可能达到2.7℃,导致降水可能增加10%,径流可能增加37%。在全球变暖的趋势,以及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不透水面积增大和单位经济价值升高的共同影响下,长江流域发生相当于1870年、1954年和1998的千年、百年和20年一遇洪水的可能性增大,甚至可能发生超过上述频率的特大洪水。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500年来中国东部雨带的南北摆动 [J].
董安祥 ;
冯松 ;
张存杰 .
气象学报, 2002, (03) :378-382
[2]   1997-1998年南海暖事件 [J].
王东晓 ;
谢强 ;
杜岩 ;
王卫强 ;
陈举 .
科学通报, 2002, (09) :711-716
[3]   20世纪90年代湖南省洪灾原因分析及减灾对策 [J].
宁迈进 ;
周北达 .
水文, 2002, (02) :47-50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气候变暖及其对自然区域界线的影响 [J].
沙万英 ;
邵雪梅 ;
黄玫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4) :317-326
[5]   人为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 [J].
Lennart Bengtsson ;
闵庆文 .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1997, 26 (01) :58-65
[6]  
现代气候学研究进展.[M].王绍武主编;.气象出版社.2001,
[7]  
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的形成机理与预报研究.[M].陶诗言等著;.气象出版社.2001,
[8]  
1998年长江洪水及水文监测预报.[M].季学武;王俊主编;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9]  
长江黄河流域旱涝规律和成因研究.[M].叶笃正等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