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沙丘背风侧气流重附风洞模拟

被引:33
作者
钱广强
董治宝
罗万银
王洪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横向沙丘; 二次流; 背风侧; 气流重附距离; 粒子图像测速(PIV);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3 [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 O355 [];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080103 ; 080704 ;
摘要
二次流在沙丘形成和形态维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沙丘迎风坡气流加速和背风侧气流分离是最常见的二次流形式。沙丘背风侧的二次流,尤其是气流分离形成的分离涡和气流重附对沙丘背风坡的塑造、沙丘间距和排列模式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设计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迎风坡坡度的横向沙丘模型,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通过风洞实验模拟了沙丘背风侧的气流分离和重新附着。实验结果表明,当来流风速垂直于沙丘脊线时,沙丘背风侧的气流重附距离介于4.8H10.8H之间(H为沙丘高度),最大重附距离出现在迎风坡坡度为15°的沙丘背风侧;沙丘迎风坡坡度是控制背风侧气流重附距离的主要因素,而自由风速对气流重附距离的控制作用较小。根据实验结果,还讨论了气流分离与重附对沙粒运移和沙丘形态维持的沉积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The role of streamline curvature in sand dune dynamics: evidence from field and wind tunnel measurements.[J].Giles F.S. Wiggs;Ian Livingstone;Andrew Warren.Geomorphology.1996, 1
[2]   中国风沙物理研究五十年(Ⅰ) [J].
董治宝 .
中国沙漠, 2005, (03) :293-305
[3]   100 a来沙漠科学的发展 [J].
董治宝 ;
王涛 ;
屈建军 .
中国沙漠, 2003, (01) :3-7
[4]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气流加速模拟 [J].
李恒鹏 ;
陈广庭 ;
李波 .
中国沙漠, 2001, (01) :27-30
[5]   新月形沙丘迎风坡形态及沉积物对表面气流的响应 [J].
张春来 ;
郝青振 ;
邹学勇 ;
严平 .
中国沙漠, 1999, (04) :63-67
[6]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丘表面气流与坡面形态的关系 [J].
哈斯 ;
董光荣 ;
王贵勇 .
中国沙漠, 1999, (01) :2-5
[7]  
风沙地貌与治沙工程学.[M].吴正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