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方法测定黄土和古土壤样品粒度的比较

被引:16
作者
庞奖励
黄春长
贾耀峰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陕西西安
[3] 陕西西安
关键词
激光粒度仪; 沉降法; 粒度测量;
D O I
10.15983/j.cnki.jsnu.2003.04.021
中图分类号
P575 [矿物的鉴定及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用激光粒度仪和沉降法分别测量了黄土和古土壤的粒度分布,通过对比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认为激光法测量的重复性和测量精度较高,小于5μm颗粒含量低于沉降法,平均粒径较沉降法偏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不同方法的原理不同和样品中颗粒形状不规则所致.黄土风化成壤过程中形成的次生碳酸盐矿物可能主要存在于小于5μm的颗粒内.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土高原南部全新世土壤微结构形成机理探讨 [J].
庞奖励 ;
黄春长 ;
陈宝群 .
地理研究, 2002, (04) :487-494
[2]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3]  
Comparison of laser grain size analysis with pipette and sieve analysis: a solution for the underestimation of the clay fraction. Konert M,Vandenderghe J. Sedimentology . 1997
[4]  
土壤理化分析[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 1978
[5]  
Particle and spray sizing using laser diffraction. Weiner B B. Society Photo-Optical Instrumentation Engineers . 1979
[6]  
An assessment of analytical techniques for the size analysis of fineg-rained sediments. Singer J K,Anderson J B,Ledbetter M T,et al. Journal of Sedimentary Research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