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样本对TM尺度小麦种植面积测量精度影响研究(Ⅰ)——训练样本与分类方法间分类精度响应关系研究

被引:37
作者
朱秀芳
潘耀忠
张锦水
王双
顾晓鹤
徐超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北京
关键词
小麦; 种植面积; 训练样本; 样本数量; TM;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准确的遥感农作物类型识别和种植面积统计,不仅仅取决于不同分类方法的选择,同时还要看输入分类器用以学习的训练样本数据,训练样本对分类精度的影响比分类技术本身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还要大。训练样本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包含样本的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为了探讨训练样本对农作物种植面积测量精度的影响,本文以小麦为例,选择典型试验区,利用较常用的TM遥感影像,结合高分辨率SPOT数据和野外GPS数据,在构建标准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数据集的基础上,在不同训练样本量下,分别对光谱角制图、平行六面体、马氏距离、最小距离、最大似然和支持向量机6种方法进行了多次试验,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样本量下6种方法10次测量的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而且地块越破碎的地区波动越大,但这种波动随样本量的增加会减少,说明目前在小麦面积测量中,用单次分类的结果作为最终的提取结果的做法存在一定的随机误差,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尽可能多的获取训练样本,以提高小麦面积测量的稳定性,同时利用多次测量结果求均值的方式,来消减或者抵消测量的随机误差;②相同样本量下,各种方法测量出的全区和破碎区的小麦像元个数(总量)不一致,种植结构复杂且破碎的地区,各种方法测量出的小麦面积总量差异会更大,说明不同方法对同一地区小麦的识别能力是不同的,同种方法对于不同地区小麦的识别能力也是不一样的,但是通过分析小麦识别的产品精度和用户精度,可以判断出哪个结果最接近于真实总量。
引用
收藏
页码:826 / 83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基于Hyperion高光谱数据的土地退化制图研究——以陕西省横山县为例 [J].
吴剑 ;
何挺 ;
程朋根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2) :131-138+142
[2]   光谱角制图模型的误差源分析与改进算法 [J].
唐宏 ;
杜培军 ;
方涛 ;
施鹏飞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5, (08) :1180-1183
[3]   数字高程模型和多时相MODIS数据复合的水稻种植面积遥感估算方法研究 [J].
程乾 ;
王人潮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05) :89-92
[4]   国内外农情遥感现状与发展趋势 [J].
周清波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4, (05) :12-17
[5]   未辐射校正高光谱数据应用于分类的可行性分析——应用光谱角制图法 [J].
梁欣廉 ;
李海涛 ;
张继贤 .
测绘科学, 2004, (04) :37-39+84
[6]   TM影像中基于光谱特征的棉花识别模型 [J].
曹卫彬 ;
杨邦杰 ;
宋金鹏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4) :112-116
[7]   EOS/MODIS卫星资料在监测冬小麦面积中的应用 [J].
韩素芹 ;
刘淑梅 .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04, (02) :26-28
[8]   泰国水稻种植区耕地信息提取研究 [J].
张峰 ;
吴炳方 ;
黄慧萍 ;
李苗苗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6) :766-772+784
[9]   利用TM卫星资料进行江苏部分地区小麦面积调查 [J].
黄晓军 ;
何维 ;
张云柏 ;
张娅香 ;
夏友桦 ;
李秉柏 .
江苏农业科学, 2003, (04) :85-87
[10]   3S一体化技术支持下的西南地区冬小麦估产——以安宁河谷四县为例 [J].
江晓波 ;
李爱农 ;
周万村 .
地理研究, 2002, (05) :585-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