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震折射和反射剖面结果讨论唐山地震成因

被引:69
作者
曾融生
陆涵行
丁志峰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反射剖面; 地震成因; 唐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唐山震中的地震测深以及深反射剖面,揭示了唐山震源区的浅部及深部构造图象,它与以往的推测很不相同。 唐山东面的开平向斜属中生代构造,探测的结果表明,向斜轴是一近于直立的地壳断裂。唐山地震时的水平地形变主要是由开平地壳断裂的位移引起的,它是北北东—南南西向右旋走滑断裂。开平地壳断裂西面的陡河断层是一自地表向南东方向下插的正断层,断层倾角为26°,延伸至5km深处。陡河正断层刚好插到唐山市震中区的正下方。唐山地震时的垂直地形变主要是由陡河正断层的滑动引起的。 野鸡坨—丰台断层通过震源区的西部边缘,断层以西的第四纪沉积层,在过去一百万年间曾经沿北北东方向水平滑移15km,表明它也是一个右旋的走滑断层。但是它在近代数百年间并无地震活动,唐山地震时该断层的滑动亦不明显。 开平地壳断裂和陡河正断层在唐山地震时同时滑动,说明地震的作用力除区域水平构造力外,地壳上方还存在一个附加的引张力。在开平断裂处,上部地壳的反射面倾角杂乱,而且在它的正下方,莫霍界面明显错断,因此,地幔顶部的热物质可能自开平地壳断裂中上升。热物质产生的热应力在地壳上方可表现为张应力,而在地壳下方却表现为压应力,这与反射地震剖面图的现象相符合。开平地壳断裂中热物质的上升对地震的产生有
引用
收藏
页码:383 / 39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唐山震区深反射剖面分析 [J].
陆涵行 ;
曾融生 ;
郭建明 ;
林中洋 .
地球物理学报, 1988, (01) :27-36
[2]   唐山地震区地壳上地幔结构特征——二维非均匀介质中理论地震图计算和结果分析 [J].
刘昌铨 ;
嘉世旭 .
地震学报, 1986, (04) :341-353
[3]   唐山地震区的地壳结构及大陆地震成因的探讨 [J].
曾融生 ;
张少泉 ;
周海南 ;
何正勤 .
地震学报, 1985, (02) :125-142
[4]   中国东部大陆的地震构造应力场 [J].
汪素云 ;
许忠淮 .
地震学报, 1985, (01) :17-32
[5]   唐山地震热力源的研究附视频 [J].
张之立 .
地震学报, 1985, (01) :45-56
[6]   由多个小地震推断的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方向附视频 [J].
许忠淮 ;
阎明 ;
赵仲和 .
地震学报, 1983, (03) :268-279
[7]   唐山7.8级地震的地壳垂直形变 [J].
张祖胜 ;
谢觉民 ;
徐峰壮 ;
彭苏崑 .
地球物理学报, 1981, (02) :182-191
[8]   唐山地震的破裂过程及其力学分析 [J].
张之立 ;
李钦祖 ;
谷继成 ;
靳雅敏 ;
杨懋源 ;
刘万琴 .
地震学报, 1980, (02) :111-129
[9]   中国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J].
汪素云 ;
陈培善 .
地球物理学报, 1980, (01) :35-45
[10]  
Friction of rocks[J] . J. Byerlee.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 . 1978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