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54
作者
赵先超 [1 ,2 ]
朱翔 [1 ]
周跃云 [2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湖南工业大学低碳城市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碳排放; 时空差异; 湖南省;
D O I
10.13671/j.hjkxxb.2013.03.037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造成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原因.运用相关统计数据,测算并分析了湖南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及时空差异.结果表明,2003—2009年,湖南省净碳排放量呈增加趋势,年均增加478.15万t,而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却呈下降趋势,且与人均GDP呈现出倒U型曲线关系,曲线拐点在人均GDP达到0.97~1.00万元.人-1附近.同期,湖南省建设用地和耕地成为主要的碳源,其中,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年均增加约483.19万t,对净碳排放量的年均贡献率超过84%;林地为主要碳汇,其碳汇量年均可达769.67万t.2009年,湖南省净碳排放量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呈现从东到西、从北到南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娄底、岳阳、湘潭与郴州4市属于高排放-低效率(HE-LE)类型;永州、怀化、吉首与张家界4市属于低排放-高效率(LE-HE)类型;邵阳、长沙、常德、株洲、衡阳与益阳6市属于中排放-中效率(ME-ME)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941 / 9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城市低碳发展与提升对策研究.[D].赵先超.湖南师范大学.2011, 12
[2]   重庆市不同土地利用碳排放及碳足迹分析 [J].
蓝家程 ;
傅瓦利 ;
袁波 ;
张婷 ;
彭景涛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2, (01) :146-150+155
[3]   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J].
肖红艳 ;
袁兴中 ;
李波 ;
颜文涛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 (01) :38-42+115
[4]   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关键领域碳排放实证研究——基于天津市的案例分析 [J].
赵先超 ;
周跃云 ;
芦鹏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 2011, (04) :81-85
[5]   农用地碳汇效应估算及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J].
邢燕燕 ;
张艳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29 (03) :203-208+259
[6]   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益研究 [J].
苏雅丽 ;
张艳芳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01) :152-156
[7]   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J].
赵荣钦 ;
黄贤金 ;
钟太洋 .
地理学报, 2010, 65 (09) :1048-1057
[8]   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J].
张秀梅 ;
李升峰 ;
黄贤金 ;
李颖 .
资源科学, 2010, 32 (04) :768-775
[9]   1990—2007年中国能源碳排放的省域聚类分析 [J].
岳瑞锋 ;
朱永杰 .
技术经济, 2010, (03) :40-45
[10]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及实证分析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吴开亚 .
资源科学, 2009, 31 (12) :2072-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