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长江上游土地利用分析

被引:39
作者
刘瑞民
杨志峰
沈珍瑶
丁晓雯
伍星
刘芳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土地利用; 数字高程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关切的重大问题之一,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则是其中的热点和前沿领域。目前,严重的生态环境已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也是本区和整个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本文在DEM基础上,分析了 2000年长江上游高程、坡度和坡向与土地利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高程、坡度和坡向的变化,2000年长江上游的土地利用类型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因素对长江上游的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本区和整个长江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因地制宜,结合高程、坡度和坡向等影响因素优化土地利用类型和改善地表覆盖。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08+129 +12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遥感技术和GIS的小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J].
路云阁 ;
许月卿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1) :79-86+138
[2]   重庆石碗溪小流域坡度和高程对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J].
罗云云 ;
李瑞雪 ;
屈明 .
山地学报, 2004, (02) :254-258
[3]   大宁河流域坡度与坡向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 [J].
周爱霞 ;
马泽忠 ;
周万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2) :126-129
[4]   高程与坡度对巫山县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影响 [J].
马泽忠 ;
周爱霞 ;
江晓波 ;
周万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2) :107-109+183
[5]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长江流域水环境的影响研究 [J].
张殿发 ;
王世杰 ;
李瑞玲 ;
不详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3, (01) :69-72
[6]   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J].
于兴修 ;
杨桂山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1) :51-57
[7]   三峡库区土地自然坡度和高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J].
周万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 (01) :15-21
[8]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J].
郭旭东 ;
陈利顶 ;
傅伯杰 .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6) :66-75
[9]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对策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王锡桐等著, 2003
[10]  
长江上游环境特征与防护林体系建设[M]. 科学出版社 , 钟祥浩等著,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