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径流调控的集雨补灌苹果利用模式研究

被引:5
作者
孟岩 [1 ,2 ,3 ]
高建恩 [1 ,2 ,3 ]
杨世伟 [1 ,2 ,3 ]
梁改革 [1 ,2 ,3 ]
赵文君 [1 ,2 ,3 ]
韩浩 [1 ,2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高塬沟壑区; 降雨径流; 水肥耦合; 集雨补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1.1 [苹果]; S275 [灌溉技术];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0815 ; 082802 ;
摘要
针对我国优质苹果主产区黄土高塬沟壑区苹果的产量和品质常受干旱与水土流失及不合理施肥因素的制约,通过在典型高塬沟壑区塬面的降雨径流收集补灌苹果的水肥耦合试验,分析集雨补灌苹果利用模式的配置指标。结果表明适宜于黄土高塬沟壑区的集雨补灌苹果利用模式指标参数可初步确定为:不同降水保证率年份收集全部径流所需修建固化土集流面面积为360~570 m2/hm2,配置水窖容积为107.44 m3/hm2;补灌灌水定额57.75m3/hm2;补灌时间为萌芽期和果实膨大期;施肥纯量基准为0.2 kg/株;肥料配比N∶P∶K为1∶2∶2,同时该模式产投比达到1.41,且能有效的减少地表径流量,防止水土流失。最后提出了此模式适宜应用和推广的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西北黄土高原区雨水高效利用模式 [J].
王卓 .
发展, 2006, (11) :148-149
[2]   MBER土壤固化剂集流场的施工工艺 [J].
樊恒辉 ;
高建恩 ;
吴普特 ;
孙胜利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03) :56-59
[3]   高塬沟壑区苹果园集雨节灌研究成果综述 [J].
李怀有 ;
赵安成 .
人民黄河, 2005, (06) :48-50+64
[4]   黄土高原丘陵区红富士苹果水肥耦合效应研究 [J].
朱德兰 ;
王文娥 ;
楚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1) :152-155
[5]   运用多维价值理论对40个梨品种果品品质的评价 [J].
黄曙光 ;
杨谷良 ;
方传锦 .
湖南林业科技, 2003, (04) :26-27
[6]   宁南山区集雨节灌工程效益分析 [J].
刘学军 .
宁夏农林科技, 2003, (06) :57-59
[7]   不同氮磷钾比例对苹果梨品质的影响 [J].
朴顺姬 ;
朴宇 ;
朱虎烈 ;
李华 .
吉林农业科学, 2002, (02) :30-34
[8]   渭北地区苹果高产灌溉制度研究 [J].
朱德兰 ;
王得祥 ;
朱首军 ;
贾锐鱼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0, (01) :95-100
[9]   不同生态环境下苹果园土肥综合管理模式研究初报 [J].
刘秀春 ;
杨成桓 ;
陈宝江 ;
孙家绵 .
北方果树, 1998, (03) :4-6
[10]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新论[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吴普特, 2006